繁体版 简体版
老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天降太子 > 分卷(15)

一时间,景淮又成了上京人人艳羡的对象。年幼时深受太后宠爱,太后薨逝后又被魏先生收为弟子,六年后一回上京就才名惊艳四座,被帝王青睐,如今还尚了公主,真真是羡煞旁人。

晋安公府里人人脸上都带着喜气,又逢大年初一,晋安公夫人又赏了一遍府中的仆人,还是往年双份的赏。

引竹把得到的赏揣进怀里,兴高采烈地蹦进了屋子里,一抬头就对上了容时冷冰冰的脸,身体霎时就僵硬住了。

怎么啦?谁惹你了,这脸上都要结冰了,看着比这寒春还冷。引竹说完为了缓和气氛还搓了搓手臂,做了个搞怪的动作。

然而容时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周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引竹莫名感觉到了危险,他退开一步,试探道:那啥,夫人赏赐的东西我放你桌上哈。

见容时没回应,引竹飞快地放下东西,溜走了。

他其实最开始对公子带回来的这个少年很好奇的,但他生性|爱闹,与性格乖僻的容时实在相处不来,渐渐的也不爱找他玩了。

至于一开始要同容时齐心协力争夺赵不离赵不弃兄弟俩的地位的铮铮誓言也几乎忘干净了。

他料想容时得公子宠爱,自不会在意他的亲疏,也没什么心理负担地就交了新朋友。

容时看了一会引竹离开的方向,脸上的神情没有任何波动。

他平静地收回视线,没有看桌上的赏赐一眼,坐在书案前重新开始看书。

二公主容筠,生母王美人是皇帝潜邸时期的老人,早年受过宠,后来皇帝封了皇后之后,与其他妃嫔一起渐渐受了冷落,但因为膝下有女,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平平淡淡,不参与争夺,也不会被其他人欺凌。

容筠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容时悲惨时愿意相助一二的人。

或者说,除了管冷宫的那个老太监之外,也就只有容筠一个人了。

虽然作为一个不受宠的公主,她并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王美人也屡屡告戒她不许她去接近容时。但容筠也的的确确在容时濒临绝望的时候,给了他一点微弱的曙光。

容时坐在书案前一动不动,眼睛垂下似乎在看着书简,却又冷冷淡淡,好似什么也没能入他的眼。只有那无意识蜷曲的手指昭示着主人的心情似乎并不平静。

过了许久,他才抬起头,看向未知的方向。

他明白了。这个世界,实力和权势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些,讨厌的人他毁不掉,喜欢的人他得不到。

他绝不允许景淮被任何人碰触,成亲就更别想了。

至于办法

有除了比杀掉容筠之外,更一劳永逸的办法。

影十六的伤养好了,虽然尚未完全痊愈,但是已经不怎么妨碍他的日常行动。

他进宫向皇帝禀告那天潜入晋安公府观察到的结果。

景淮半夜不睡守着废太子,且观其言行似乎格外重视废太子,背后恐有阴谋。

皇帝眯起眼睛问道:什么阴谋?

影十六低头,平静说出了四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字:姜氏之祸。

啪的一声,皇帝重重扔下了手中的一卷竹简,竹简砸在书案之上爆发出震人的响声。

张望德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小心地后退两步,将自己隐在暗处,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影十六却没什么反应,他低着头,身板跪得笔直,似乎无愧于心他说的都是实话。

皇帝额头青筋暴起,显然正在盛怒之中。

这时,门外传来内侍的传报声:景大人在殿外求见。

张望德瞧了一眼他的小徒弟,暗自抹了一把汗。心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哟,一个个的不好好过年搁这里酝酿风暴。

让他进来。皇帝压下怒火道。

内侍退了下去,不久后,景淮跨入房门,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影十六在景淮进来之前已经消失,御书房内只剩皇帝和一个内侍,气氛安静得诡异。

皇帝先开口问:何事?

景淮回道:臣是来请皇上收回成命的,关于二公主与臣的婚事。

皇帝看了眼在他面前仍旧不卑不亢的景淮,冷笑一声,道:昔年,太后宠爱晋安国公夫人,后爱屋及乌,对你也是多般爱护纵容。你此番回京,朕重用于你,对你寄予厚望,许你诸多特权。你却仗着太后和朕的宠爱横行无忌,不把皇室的规矩看在眼中。拿着太后赐予你的令牌带走了宫中之人,上次祭神大典,朕让你带那人来见朕,你没带,如今朕将女儿赐婚于你,你又来推辞景淮,你真当朕不会加罪于你?

景淮回道:陛下,臣绝无此意。只是二公主年纪尚小,又乃天潢贵胄,不应当委屈自己下嫁一个年纪比她大半轮的人。或许,陛下也可以问一问二公主的意愿,是否愿意下嫁于臣。

朕的女儿,朕还做不得主?

景淮解释:姻缘需要讲究缘分,倘若没那个夫妻情分,成了一对怨偶,委屈的还是二公主。

皇帝本意就是想用二公主的婚事牢牢牵制住景淮,当然就从没想过子女会不会委屈。大公主远嫁乾国和亲,难道不比二公主委屈?当初大公主哭哭啼啼一整宿,最后还不是被送上了花轿?

身在皇室,本身就有许多身不由己的地方。作为皇室的公主,她的婚姻,若是太平盛世,皇帝也就由了她,可如今离国皇室外有其他三国虎视眈眈,内有神殿掣肘,加上朝廷官员各自心怀鬼胎,皇帝焦头烂额,血气亏空,又怎么能给公主这样一个奢侈的婚姻自由?

夫妻感情,需要培养。景卿文武双全,风流俊秀,便是大阿筠六岁又有何妨?再说,六岁的年纪也并不大,先帝与太后便差了十岁,太后可曾委屈过?朕比皇后大了八岁,又可曾

皇帝的声音戛然而止。

张望德把自己缩在阴影里,大气不敢出。果然,片刻后,皇帝眼睛里浮现出痛苦和愤恨,暴戾的情绪很快蔓延开来。

但他在努力压制着。近些年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却极少在朝臣面前展露。

朝臣们只知道皇帝脾气不好,却不知道不好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景淮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反常。

权衡过后,景淮认为此时不宜再继续说下去,既然无法和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用别的办法了。对于景淮来说,掌控他的婚事和掌控他的人身自由一样,决不可原谅和妥协。

皇帝此刻头疼病又犯,脸上的表情接近暴躁的边缘。

晋国公府在朝廷权势很大,景淮又是师出名门,他的能力,在解决前段时间的谣言一事上,已经露出了冰山一角。这样的人倘若不能收为己用,那就只能除掉。

如果景淮再拒绝,那么皇宫里的影卫,就会让景淮永远留在这个地方。

行了。皇帝闭上眼睛,似是不欲再讨论这个话题,太后想必也不愿意你与阿筠成一对怨偶,朕也没让你们立刻成亲,只是定下一桩婚事而已,三年后成亲,你与阿筠也可以趁此机会培养感情。

景淮抬起双手,在上方交叠,对皇帝行了一礼。低头的瞬间,他的神情被湮没在手臂投下的阴影里。

臣,告退。

景淮的声音平静如常。

第22章

元宵节这夜,皇帝诏令景淮进宫赴宴。

接到天子使臣的传来的诏书时,景淮正在与花闻灯对弈,不是正经的对局,而是教学似的,一边下棋,一边同坐在旁边的容时讲解棋道。

花闻灯瞥了眼在旁边候着的传诏的宦官,知道这棋下不下去了,便搁下手中的棋子,对景淮调侃道:我想,二公主也一定在席,借此机会让你们二人培养感情。

砰的一声脆响,花闻灯被吓了一跳。他转过头去看,发现容时正冷冷看着他,手指上压着一颗雪白的棋子。

刚刚就是这枚棋子被容时猛然下在了棋盘之上。

花闻灯好笑道:这小孩有点意思,年纪小,脾气却大。

景淮已经起身,本来正欲随着传诏宦官走,听见这话将头略偏,看想容时。

容时动作一顿,然后云淡风轻地收回了还放在棋子之上的手,正坐如松,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般回视景淮,满眼无辜。

景淮不禁微微一笑,对花闻灯道:我可不同意你的说法,我们鸣玉多乖啊。

花闻灯回想了一下刚刚容时暴戾阴郁的表情,第一次怀疑景淮眼睛瞎了,或者自己眼睛瞎了。

你是认真的?

景淮笑笑,转而对容时道:今日是你生辰,且等我回来,送你一个礼物。

容时看着景淮随着宦官出了门,眼里的温度渐渐褪去。

花闻灯捡起棋盘上的残局,道:来,我们两接着下棋,你家公子啊,见未来妻子去了,恐怕一时半会回不来啰。

噌的一下,容时站了起来,冷冷道:不想下。

花闻灯错愕地看着容时转身离开,撩起竹帘就出了门,干脆得毫不留恋和在意。

他张开手臂低头看了看自己,明明一表人才的模样,他却有点怀疑人生:我这么不讨小孩子喜欢?

容时回到房间,仰躺在床上,看着角落某处发呆。半晌,他坐了起来,拿出了那把自己贴身携带的小弯刀。

刀身冰冷,出鞘的瞬间,震音隐隐,宛若凤吟细细。

这把刀饮了太多人血,通身泛着一种诡异的清冷幽光。

就同容时他这个人一样。

他身在人间,心却早已入地狱。他是行走在人世的恶鬼,如今却妄想占有人世的东西。

容时垂眸看着那把刀,然后在自己的腹部刺了一刀。这刀仿佛有了灵,知晓自己饮了主人的血,竟呜呜悲鸣起来。

容时失了血,头开始发晕,唇色由浅淡的红渐渐变得惨白如骨。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给容时送药的婢女准时出现。她在门外就闻到了浓重的血腥味,推开门看见屋子里倒在地上的容时时,手上的东西全部洒落在地。

花神医!她立刻转身跑出去,急声大喊。

容时按着胸口的伤,微微睁开眼睛。

宫宴的地点在皇宫内一处广阔的园子里,园中曲水环绕,辉煌的灯笼成串的挂在枝桠上,高低错落,雅趣横生。又有红衣舞女在水中一块小洲之上轻歌曼舞,高位的官员各自和往来相熟的同僚谈笑。

见景淮出现,一名早已候在入口处的宦官忙上前相迎,一路引着景淮到了皇帝跟前。

皇帝懒散地坐着,两名婢女肃立在其后,张望德站在下侧等待听令。

另有一位豆蔻年纪的少女端坐在侧席,眉目俊秀,温柔沉默。

早前景淮得到了一幅画,乃御用画师给二公主容筠所画。因而景淮一见便知,这名少女就是二公主。

除了二公主之外,其他的皇子公主也都列席在坐,旁边各有数名婢女宦官伺候,锦衣玉食,娇生惯养。

又有谁知,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还有萧瑟凄清的冷宫,有人孤苦伶仃,衣食不全。

景淮与二公主见过礼,在皇帝开口之前道:陛下,臣有要事要奏。

皇帝摆了摆手道:今日佳节,不谈政事。

请陛下恕罪,兹事体大,臣不得不奏。

皇帝静静地看了景淮片刻,而后端着语气说道:说吧。

景淮从袖中取出一卷书简,张望德上前将这书简拿给皇帝。

景淮安静地原地,等待着皇帝看完。

筵席上的人此时仍在各自宴饮,但都分出一点注意力默默关注着这边的动静。

他们都在猜测景淮在这宫宴之上会上奏什么事,好奇心牢牢地抓住了他们。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皇帝的脸色逐渐变得铁青。

蓦地,四下皆敛声屏气。

皇帝语气里携着薄怒:景卿何意?

景淮神色未变,陈述道:三年前,有人告发姜皇后伙同其兄姜枫谋反,此事疑点众多。臣恐陛下遭奸臣蒙蔽,故而朝乾夕惕,暗中搜寻,果然天不负有心人。

住嘴!皇帝怒喝。

景淮却似没有听见,继续说道:第一,姜枫养私兵,据臣查探,这些私兵数量不过三千,按姜府的爵位来看,这在先帝规定的府兵数量之内,不曾逾矩;第二,姜枫与敌国将军通信,臣看过那些封存的信件,也翻阅过姜枫在政时的文书,两者的字迹的确相似。臣的老师擅长书法,臣不才,尽学得老师本领的一二,但却瞧出,这字迹之中微末的不同。这些信件乃是有人要故意诬陷姜枫而伪造的。

顿了顿,景淮在皇帝的盛怒之中给出了他的结论:所以,臣斗胆认为,姜氏蒙冤含屈。请陛下重查当年之事,揪出背后小人。

景淮字字有力,敲打着所有人的神经。

疯了。

这是在场所有人此刻的心声。

且不说当初诛杀姜氏九族的人就是皇帝本人,为姜氏平凡就是打皇帝的脸,单是论皇帝站在几近爆发的怒火,就足够让人心惊胆颤。

景淮却这样一而再地踩着皇帝的底线,就好像非要挑起皇帝

的怒火一样。

戚洲一面绷紧了神经,一面暗骂疯子。他本来想站出来,与皇帝表忠心,唱无辜,可一见皇帝额头青筋暴起的模样,心里就打了退堂鼓。

这个时候出声,无疑就是撞在了皇帝的气头上,便是无罪,也会被迁怒。

来人!皇帝终于不再忍怒,在死寂一片的筵席上爆发了。

皇宫里的禁卫携带者刀兵刷刷出现。

几个新上任的文官没见过这种场面,此时已经吓破了胆,手脚冰冷发抖,大气不敢出。看向景淮的目光则是又同情又佩服。

同情他的遭遇,佩服他在此时也依旧镇定自若。

景淮没有去看那些皇宫禁卫,而是紧紧盯着暴怒的皇帝。

陛下自四年前就开始屡犯头疾,每犯一次,头疾就加重一次,脾气也总是控制不住地暴怒,近几个月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经常夜不能寐,非与钩月夫人同床不能解决。

景淮目光忽然转向旁边的钩月夫人。钩月夫人一惊。景淮唇边淡淡勾起一个弧度,接着道:陛下难道就不曾怀疑过,这背后的阴谋?

你如何得知这些?皇帝命禁卫停下,目光如箭,紧紧攫住了面前的景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