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节(1 / 3)

“好,快去快去!”

这边像是在商量什么大事,谢六郎却听得一头雾水,只知道他的秋娘脚还没迈进门槛呢,就又要往外走,是以他赶忙拉住:“干啥去?那男的是谁?”

江秋意闻着了一股子酸味,可她没工夫跟这个打翻醋坛子的小心眼男人磨叽了。

“去陶厂,程程是陶厂的第一批学徒,他喜欢陶厂的大师傅,就是我的义妹苗苗,我看着苗苗心里头也不是没有程程的,就想成全他们,我给程程出了个主意,让他跟苗苗求婚,时间就定在今天,谁知道到了跟前却让我给忘了!差点没误了大事!”

“求婚是啥?”

“就是,就是……哎,你跟着一起去吧!不好解释,你自己看了就知道了!”

“好!”

是以本打算回家好好拷问清楚某人关于春游事件前因后果的谢六郎,又被拉去围观了求婚。

这几年陶厂越做越大,之前的平地堆烧已经无法满足陶厂的庞大的供给需求了,挨着原来陶厂的地址整一片的扩建了之后,江秋意还设计专门烧陶的陶洞,有效的减少了之前平地堆烧中的损坏,提高了成品出品率。

谢六郎面前的品秋陶厂,面积已经是原来陶厂的五倍有余,几乎是承包了整片山头,而事实上,江秋意早就将这一整座小山头全都买了下来,朝廷批复的地契就在她房间里的百宝箱里压着呢!

如今上了供应着整个大秦紫陶制品的品秋陶厂,还开始陆续接到一些大燕的订单,价格低廉的紫陶在大燕很受中下层百姓的欢迎,毕竟不是谁家都能用得上上等的白瓷的!

而紫陶价格虽然便宜,质量却并不比金贵的白瓷差,造型外观上更是比传统的土陶不知道强出去多少倍!所以紫陶一进如大燕的市场便受到广泛的欢迎,可惜路途遥远,在运输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去年开始燕秦就恢复了通商,邺城如今成了两国货物流通的重要关口,远在北秦的安王极力促成的这件事,改善了边塞之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因为商旅的往来,整座邺城都繁荣了起来,老百姓自然对安王感恩戴德。

江秋意最近都在想,是不是应该在邺城再办一家陶厂,毕竟大燕的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值得一试。

至于人手方面她根本不用担心,苗苗教徒弟从来不像传统的手艺人一样藏私,她尽心尽力倾囊相授,品秋陶厂如今除了她这个大师傅,已经拥有几十名技艺高超的陶匠了,独当一面再撑起一家陶厂绝对没有问题。

就是这生意铺排的距离太远,安排谁去都得是背井离乡,江秋意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该让谁去好,这事就这么一直搁置着。

“俺姐,你来了!”

陶厂里忙碌却有条不紊的伙计里走出一名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