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老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劫道行 > 第八十二章 道首与佛头

声若洪钟,乡民只感那股刺耳之痛不再,心灵反倒要静上许多。

杨亥民却神色凝重,只音虽小却如狮吼直抵内心,内视之下,只见那株青天镇魔莲轻轻摇曳,便将那靡靡之音散于无形。

一息以后。

老和尚低头行礼,双手合十道:“老天师,你我有一甲子不见了吧?”

杨亥民闻言微微一愣,不知老和尚是在与谁对话。

“原来如此”老和尚淡淡一笑,而后向杨亥民望去,道:“当年之事,渡厄寺有愧于青衫剑。”

“你是?”杨亥民见对方识破自己身份,不由愣住了。

老和尚慈眉善目,微笑道:“我有名弟子,法号八戒,头上却只有六个戒疤。”

杨亥民闻言一脸吃惊之情,没想到这老和尚便是渡厄寺住持,渡苦禅师。

释教之首的渡苦禅师居然会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村落里?未待杨亥民消化后来,只听得老和尚愧然道:“杨施主所思,老衲知矣,然施主所见诸僧却非我释教中人,而是道德宗人假扮。”

杨亥民闻言狐疑的看了老和尚一眼,自己从未将心中之事告与,这老和尚难道会读心术不成?但听其所言,杨亥民倒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了。

那道德宗虽说与释教开战,但一直以来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未曾有过什么厮杀,更多地是以佛道辩论而行,更何况这道德宗是道教第一宗,怎会行此不堪之势?难道是老和尚护短,故意泼脏水?

“秃驴,道德宗那小子自持有葛先师九秘加身,劝你还是不要去那黄庭门了。”一道声音不知从哪儿传来,四下张望那些乡民早已躲进院内了,这村口也只剩下杨亥民与老和尚了。

正在杨亥民好奇之时,老和尚摇头一笑道:“佛道之争千里不休,也该在老衲这一辈画下句号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杨亥民便见心头那株镇魔莲摇曳之间再度出语道:“懒得管你!”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你是谁?”杨亥民心中不由一阵惊恐,这莲成精了?

“”

“呃秃驴,算我欠你一人情,怪不好意思的。”莲中之音略微有些尴尬道。

老和尚呵呵一笑,老小老小,这老天师便如孩童一般,只是这青年人还被蒙在鼓里,确实是有些过意不去了。

随后老和尚将武林大会那夜之时,老天师是如何镇压心魔播种镇魔莲的事情讲出,而后又道:“此莲虽是老天师精血所孕育,但其根源还是你那部启道录所化。为了以防万一,老天师又在这镇魔莲中加了一道秘术,以便观察”

从起初内心上那份感激,再到满脸黑线,杨亥民终于是忍不住了,合着自己长久以来就在一个老道士的监视之下?那想起自己与仇凰那一吻,岂不是都被这个老道士看得一干二净了?

忒不要脸了吧!

“小子,我保证!我什么都没有看见!出家人非礼勿视,不过我这儿倒有不外传的房中秘术,你要喜欢便拿去,就当做补偿了!”那镇魔莲扎根于心头,杨亥民心里在想什么,老天师便知道什么,这一番话下来,反而让杨亥民觉得心里堵得慌。

“这房中秘术强精健体,延时耐久,特别是对于你这种才破”老天师这话还没有说完便听得老和尚沉着个脸重重的咳嗽了两声。

“我去你娘的,老子宁愿要这团煞气也不要这鬼莲!”杨亥民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一旁老和尚连忙打圆场道:“无碍,此秘法老衲亦能消之。”

杨亥民狐疑的看了老和尚一眼,怎么觉得这一个和尚一个道士颇有种狼狈为奸的感觉?

“有杯吗?”老和尚环视四周朗声道。

“有!”小娘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递给老和尚一个小瓷杯。

“柔娘,快回来!”不远处,一妇人喝到。

小娘闻言乖乖的点了点头,正准备回身时,却又忽然止住了,一双大眼睛好奇的盯着老和尚,仿佛见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似的。

只见老和尚将瓷杯放在地上,伸手手腕,手指在腕间一划,滴答滴答

那金黄血液装了满满一杯。

杨亥民与小娘的眼中无比写满了吃惊之色,这老和尚真的是佛陀在世不成?

“喝。”老和尚端起瓷杯,对着杨亥民嘿嘿一笑。

杨亥民脸颊微微抽搐两下,喝人血?就算这是佛陀之血,自己也决计不会喝的,看着老和尚那副诡异嘻嘻的笑容,杨亥民料定其中可能会有什么鬼!说不定这老和尚也想在自己心头开一间房,长住下来。

“我杨亥民就是渴死,死外边,从山上跳下去,也决计不会喝这玩意的”

“喝嘛,没毒。除非你想那牛鼻子在你心里住个长久”这话仿佛是故意说给老天师听得,都说男女之爱会将心爱之人放在心中,但这住在一个大老爷们的心里虽然不知道老天师是个什么感想,但杨亥民却觉得一阵恶心,一咬牙端起瓷杯一饮而尽。

“真香”入口柔,一线喉,比酒可要好喝多了。

等到杨亥民再度内视,只见那被金黄血液涌入心头,冲刷那一朵金莲,两金相交,金色被血液冲刷而掉,而那多青天镇魔莲已成了一朵彻彻底底的青莲,同时也绽放了另一瓣花瓣。

手握白瓷杯,杨亥民险些将茶杯捏碎,一串金铃挂在杨亥民腰间迎风作响。

负在身后的长剑梧桐微动,似有出鞘之意。

老和尚喃喃一叹道:“杨施主还是放不下么?”

杨亥民忍不住嗤笑一声,恨声道:“若你有亲人,却目睹其惨死,你能放下?”

老和尚摇了摇头,佛家讲那度化,令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若不能将心比心,反而把那套道义挂在嘴边,站在那道德的巅峰指责他人不是,这倒与那些立贞洁牌坊的妓女们还要虚伪。若佛之念,这以这般止戈渡人,老和尚也就不会穿上这身袈裟了。

“祸首已去,再恨,你又能恨谁?”老和尚披上袈裟,系起扣环,遥望南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