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老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谍影重现 > 第二十七章 无奈启用

热门推荐:

“不行。”

“要接人也是我进去接人,一但真有什么问题,我是男人怎么能让你一个女人去冒险。”

“还是你开车离开,远远的看着就行。一但出问题,只要想办法把特派员救出来就行。”

李木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该有男子气概都有,或者说具备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基本的素质。

两人争执不下

嗡嗡

火车进站的轰鸣声,刹车声,蒸汽撒泼声打断两人争吵。

“时间来不及了,苏姐不要再争了。”

“把特派员的身份特征,以及接头暗号告诉我,你先离开。”李木子坚定的说道。

苏慕青看实在拗不过他,只好把任务交给他完成。

“记住;特派员身穿黑色风衣,戴着白色围巾,手里提着黑色行李箱。”

“年纪42岁,戴眼镜,身高178左右,姓章。”

“接头暗号;天寒地冻章先生还来上海采槟榔,难道北方没有吗?”

“他回你;上海物华天宝却没有领路人,后方很是着急。”

“只要这一步没错,等回到住处会做第二次验证的,记住了吗小李?”苏慕青认真的问道。

“记住了。”

“苏姐,你快离开吧!我现在去接人。”

李木子说完打开车门,准备下车。

“小心点,要是发现情况不对,就分开不要跟特派员产生交际,这样才能保护他的安全。”

苏慕青还是不放心交代道。

“我会小心的。”

苏慕青坐在车里看着小李离开,心里担心不已,但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开车离开火车站门口,等在远处的钟表处,远远的还能看见这边的情况。

如果顺利小李自然会带着特派员过来找她

火车靠站的那一刻,吴四宝就带着隐藏在各处的76号特务,出现在各个出口。

由于李志群手下大多都是帮派人员出身,十几个救国军叛投的军人,都安排在最后的出口。

而李志群也从温暖如春的房间里出来,站在最后出口处。

来接站的亲人们,都站在境界线以外,看到突然冒出这么警察跟特务,心里害怕的要命。

李木子站在人群中,看到这些人严阵以待,知道事情果然像苏慕青说的一样,这些特务应该是76号的人员。

不然上海那个组织还这么明目张胆抓人,一颗心提到嗓子眼。

害怕这些特务是冲着他们来的,这时候需要冷静,冷静。

李志群这个人很聪明,没有让人直接抓捕那些符合他判断的人。

而是远远的看着,把符合标准的人盯死,看看跟什么人接触后,在一起抓捕。

声东击西的把戏玩的贼溜,接站的人群中,隐藏着大批人员。

火车靠站后,车上的人依次开始从各个门口下车。

现在这个时期真正看上去衣着鲜亮,面无菜色的人有,但是不会太多。

那些生意人自然有腰缠万贯的气势,面对突如其来的检查,自然不会怯场。

至于那些穷苦人家,第一次来到上海这座大都市,自然从心底里就害怕。

畏畏缩缩的回答这些特务的问题,时间慢慢流逝。

一个看上去很是干净的男子,从车上下来,手里的皮箱紧了紧。

看到眼前的处境没有表现出慌张,扶了扶黑框眼镜,向着这些特务走去。

“站住!”

男子被喊住。

“有事?”

特务看着男子的打扮,跟自己科长交代的差距不大。年龄也很是接近,知道这个男人今天是跑不了。

不管你是不是共党,先抓了再说。

“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来上海做什么?”

特务一连串的问题提出,眼神犀利的看着男子。

“章文台,老家是杭州的,这次来上海打算找份工作。”

男子淡定的回答道。

“哦”

“在上海有没有熟人,或者有没有人来接你?”特务继续问道。

“有个老乡,来之前打过电报,应该会来接我。”

“是吗?”

“我怎么觉得你像国党人员呢?跟我们走一趟,需要核实你的身份。”特务厉声道。

“这位长官,我只是一个教书匠出身,这次来上海只是想找份工作。”

“并没有跟任何党派有联系,还请抬抬手放在下过去。”

章文台说着从裤兜里拿出一百法币递给特务。

“哦”

“我看你也是老实人,应该不会跟国党有什么关系。”

“你可以走了。”

特务接过法币收起,对着章文台说道。

“多谢。”

章文台一开始还以为这些人是冲着自己而来,看来不是?

但是他还不能放松警惕,提着行李箱随着前面的人群,向着出站口而去。

只是他没有看到,自己刚刚离开,就有人跟着他身后,就像是刚下车旅客。

章文台作为共党根据地的老党员,有着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

个人经历丰富,较高的文化素养,在苏联学习多年,回国后一直在各个地区开战敌后工作。

杭州、苏州、广州、武汉这些地区都有他的足迹,抗战爆发后被领导提拔到中共情报处,担任情报处科长一职。

这次来上海有着重要的任务,由于抗战的爆发,这一年多来,组织面临着重重困难。

然而共产党人在烈火中重生,坚持着一步步走了过来,但是面临的问题同样很多。

八路军的英勇顽强没有让日军占到多少便宜,却付出惨重的代价。

共党战士虽然抗战以来吸收大量人员,从去年的九万多战士,到今年停战之前的十八万战士,增长了一倍。

但是面对鬼子的坦克、大炮、飞机,只能拿自己身体去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武器弹药严重缺乏,生活用品可怜的成为奢侈品,不要说医疗器械,以及各方面人才的缺乏。

现在就连将士们吃饭都是问题,一根大骨头挑着瘦弱的身躯,顽强的与敌人作战。

战后精疲力尽,伤痕累累却得不到及时治疗,吃不饱肚子没有力气打仗。

只能靠着顽强的毅力在与敌人战斗。

不仅仅是要照顾战士们的生活身体,还要考虑后方百姓的生活问题。

老百姓把自己的粮食都捐出来打小鬼子,这即让共产党人高兴,又让他们感到惭愧。

面对他们渴望把小鬼子赶出这片土地的眼神,深深低下那没有被鬼子压下的头颅。

他们觉得对不起乡亲们的殷切希望。

对不起乡亲们,把唯一口粮给他们的热诚。

要解决的这样恶性循环的问题,中共党员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派出我党高级情报人员,启用隐藏在敌人眼底的特工。

以上海为中心轴,撬动这片大地。

回想自己踏上行程之时,周老总殷切的交代:“文台同志,这次去上海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务必协调利用好上海这座城市。”

“要发挥好它的独特性,日本人的攻势迅猛,未来几年国人可能还要面临着过苦日子的境况。”

“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上海这座城市很有活力,在那工作的同志也是经验丰富。”

“你这次去上海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唤醒我党潜伏在敌人眼底的优秀情报员。”

“配合他为我党在敌后作战提供便利,这位同志是目前潜伏最成功的一位我党人员。”

“他的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出众。已经为我党提供很多物资帮助。”

“而且因为他的缘故,避免了很多同志的牺牲。”

“他的安全一度受到伤害,现在能成功潜伏在敌人眼底,付出了承重的代价。”

“所以无论如何他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这次启用他也是无奈之举,需要他为大后方的战士、百姓做出牺牲。”

“文台同志你记住,不需要你们铲除多少叛徒,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自己的同志,都要保证他的安全。”

“你们只需要提供经济、物资方面的支持。要让后方战士吃饱饭,能有一身棉衣过冬,受伤的的时候有片纱布包扎。”

“要让后方的老百姓、乡亲们能够有活下去的希望,其它工作不要参与。”

“如果能完成任务,这就是对四万万中国民众最好的报答。”

“想比杀死几万鬼子都要重要,一定要谨记!”

“他现在隐藏身份我暂时不能告诉你,这也是为了他的安全考虑,希望你不要有情绪,这是组织工作程序。”

“记住;今年大年三十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你去上海最高的建筑下等他。”

“他每年只在这个时间出现一次,错过了他不会在出面暴露自己的身份。”

“他手里会拿着一本诗经,头戴三色礼帽。”

“这是接头暗语你要记住,然后烧掉。”

“这是唤醒暗语同样重要,记住后烧掉。”

“这是任务指令,唤醒后在交给他。”

“这次去上海,危险一定是有的,我没有跟上海的同志特殊叮嘱过。只是告诉他们你是去领导敌后工作的。”

“如果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希望你坚持住,他如果知道你是自己的同志,一定会想办法救你。”

“但是”

“如果出现不可抗之因素,我希望文台同志做好牺牲准备。”

“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他的信息,处于绝密状态,任何一点信息不得透漏给任何人知道。”

“文台同志,有没有信心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请首长放心!时刻准备着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誓死捍卫英雄一切资料。”

“首长,我想知道这位潜伏同志的代号。”

“恩。”

“他的代号:飞鱼。”chaptere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