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重生香江野性时代> 第一百二十一章 顿顿不能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一章 顿顿不能少(1 / 3)

顾夏阳已经注册了天都娱乐事业有限公司,以及名将工作坊。

名将工作坊专门负责艺人的合约,单独拆分管理。

天下一(OneCool)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会把艺人合约择出来转入名将工作坊,变成纯粹的一家电影公司。

另外就是要收购一家小规模的唱片公司,改名金牌大风(GoldTyphoon)。

香港的唱片业虽然没有电影业那么赚钱,但音乐跟电影肯定是不分家的。

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无线电视的“十大劲歌金曲”,以及过两年后商业电台的“叱咤乐坛流行榜”。

三大颁奖礼每年的年终颁奖,都会成为歌迷乃至普罗大众瞩目的盛事。

换而言之,作为唱片工业“晴雨表”的音乐排行榜及颁奖礼,在激烈的商业助推下日益成为巨星争霸的竞技场。

这种竞技场带来的是与日俱增的名气,这些名气自然是能够转换为利润的。

香港的艺人绝大多数业务能力拉出来单打都没什么问题,唱歌也好,演戏也罢,玩综艺也尺度大得很,赚钱么,工作么,不丢人。

这两年唱片公司,已经开始注重商业化、偶像化的包装。

比拼唱片销量、演唱会场次以及在电台排行榜和各大颁奖礼龙争虎斗。

所谓的谭张争霸,就歌坛而言,张国容其实算处于追赶阶段。

但媒体大肆宣传,也让两位歌手的商业化达到峰值。

这种激烈的商业竞争,也是奠定八十年代香港唱片工业巅峰的动力之一。

一系列的数字也可以印证八十年代香港唱片业的繁荣:

其一就是流行音乐唱片销售量:有十多位歌手的唱片销量超过20万张。

唱片销售在1988年达到巅峰,当年颁发的白金唱片(含85-88年度)共计60多张。

其二就是演唱会场次:高票房的流行演唱会从1983年的18场递增至1989年的129场,观众人数从15万人次增至135万人次。

顾夏阳的电影公司越发展,原音大碟就多,需要的歌曲、配乐少不了,捧出来的艺人也要全方位发展捞金。

小犹太要努力当天后,自己总得给她搭建一个好平台。

就目前的香港唱片市场,与其去跟EMI百代唱片等公司合作,顾夏阳还不如花点小钱去收购一家设备完善的小型唱片公司。

……

龟背湾,五号大屋。

“这里风景优美幽静,可以日日看海,以后我得闲了,也住这边来好了。”

梅艳方捏着麻将牌,笑嘻嘻的说道。

“上次Pansy乔迁,我来过一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