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孔门学渣> 第996章 见不善如探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6章 见不善如探汤(1 / 3)

“小人知道什么啊?人民大众知道什么啊?他们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已。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正所谓:无知者无畏!

“继续往下读!我已经听出来了,又回归到说季氏的身上来了!”乐歌笑道。

“谢谢!谢谢乐伯伯!”曾参应道。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天才;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具体解读一下?你先生为什么要这么说?”乐歌问。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先生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说他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此人不可救也。”

“好!”乐歌叫好道。

“谢谢乐伯伯!”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一、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二、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三、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四、注意自己的仪表,要思考是否谦恭;五、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六、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八、愤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九、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你先生终于又说到君子了!好!”

“谢谢乐伯伯!”

“继续!”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孔子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见到别人善良的行为,要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见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要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