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我是大圣师> 第133章 知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知晓(1 / 4)

“庄叔父,有脚踏式纺车与织车,为何没有脚踏式缫车?”

现在宋朝还真没有,一直到南宋末年才开始出现,元朝逐渐普及。但因为各自工艺不一样,相比织车与纺车,脚踏式缫车虽提高了效率,却有些繁琐。自南宋到明朝,百姓又自发地对丝籰(卷绕丝绪的筒管)与络车(将缫车上脱下的丝绞转络到丝籰上的机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同样提高了效率,却变的有些繁琐。

同理,还有整经工具,现在依然是经耙式整经,大体上由溜眼、掌扇、经耙、经牙、印架等几部分结合而成,往往两人便可操作,后来出现了轴架式整经工具,效率虽提高了,至少需三人才能操作。

不过随着这些复杂的机械出现,为大作坊大规模出现奠定了基础,所以有人将明朝中后期称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清朝入关,一切归零,导致手摇式的缫车,在清朝都没有灭绝。

“少东家,没有。”

“能否改进?”

“能吧,但想改进,除非聪明人去想办法。”

刘昌郝沉思,他不是想改进的办法,而是想手机里的资料,这些工具应当后来都做了改进,只是自己打不开。

那个保家卫国究竟是什么任务?

他不相信是等到女真人南下时才会保家卫国,那时,他能否活着都是未知数,况且就是活到那时,那可谓是地狱级别的难度。然据黑猫所说的,似乎不是太难,是自己能做到的。

刘昌郝又问朱三,朱三茫茫然,河东河北太平无事,没毛病,刘昌郝更想不明白了。

看到刘昌郝在想,庄木匠有些急:“少东家,术有专攻,你虽有智慧,不能将智放在这上面。”

刘家现在需要什么工具呢,纺车与刘家没关系,那是提供给村民的便利。需要的是缫车、络车与丝籰。应当都能改进,不过想改进,恐怕需耗费许多心思,可缫丝能在刘家收入里占据几何比例?庄木匠怕刘昌郝误入“歧途”,又说:“少东家,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说。”

“说。”

“你家桑园应伐掉。”

“伐桑园……”刘昌郝沉吟起来,庄木匠所说的他懂,桑蚕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属于高收入的行业,但对于自家来说,实则是鸡肋,那怕甜瓜三年一轮,也比桑园子收益高。

并且由于桑园子遮挡住视线,才有了刘三全一家偷瓜的事发生,不但眼下,未来自己想往东南边发展,由于桑园子遮挡视线,会更误事。他想了好一会说:“庄叔父,其是我大母一生心血。”

庄木匠叹息了,鲁氏在刘家心中的地位,这么多天相处下来,各客户皆懂的。

“少东家,为何菊花不大?”徐小娘在边上问,都说是名种菊花,但有的菊花开了,也不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