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魏霸主> 第900章那一箭的风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0章那一箭的风情(2 / 5)

乐昌守住至少七天,为本王赢得时间。若本王成功夺回皇位,当上魏国皇帝,本王到时候就册封你为倭国国王!”

“哈伊。臣,绝不辱命!”冉元杰大声道。

“很好!”冉智道:“船只准备靠岸,登陆。”

乐昌就是后世的南乐,乐昌位于河南省东北隅,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汉置乐昌县,北魏改昌乐县,五代后唐改为南乐,后南乐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个时空,拓跋氏没有机会再建立北魏了,所以乐昌仍然沿用汉朝的名字。南乐虽然是一个平原城池,但是由于邺城在后越时期成为了政治中心,这个扼守着黄河水道,交通非常便利,所以也成为南北货物交易之地。

别看区区一座原本不足七千人口的小城,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了十倍,成为了拥有近八万余人口的上县。此时冉元杰率领仆从军上岸,直接渡口西南十八公里的县城。此时这里属于兖州乐昌郡,是县和郡同垣,因为郡治所在地,所以城墙防卫规模不算太小。

早在渡口那五十名余乡勇点燃狼烟,乐昌就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经过紧急扩充,这个原本拥有不到一千名郡国兵的城池,短短时间内扩充到了三千余兵马。当然这些兵马,都是没有怎么训练过的百姓,战斗力非常低。

说实话,作为内陆城池。乐昌城的城墙也不算高大,周围全是两丈八尺高的城墙,最大规模防卫建筑,也不过是三座箭楼。

可是倭国人哪里见过什么城池,哪怕冉智在夷州建立的都城修武城,在倭人眼中,这已经惊为奇迹了。不过在冉智眼中,这不过是偏远下县县城的规模,远远谈不上巍峨。而乐昌再怎么不济,也是郡县。

可是倭人也不善长攻城,没有办法在这个时期,倭国自己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城池,就连国都,也不过是汉人村镇级别的建筑。冉元杰倒是无知无畏,还和在倭国劫掠时那样,数万人马,一声怒吼潮水一样蜂拥而来。

这让乐昌太守惊讶坏了,乐昌太守、都尉非常不解,乐昌城墙虽然不算高大,也不够坚固,却不是人可以徒手就是攀登上来的。他们这么做除了送死,还能做什么?

虽然不解,还是下令反击。如果这个时候,魏国制式装备仍是弓箭,那么下场肯定可怜,因为刚刚摸到弓箭的人,能射到哪里,只有天知道了(本人试过蒙古弓,三十米靶子,十箭中三,命中不到十环。)可是弩机是傻瓜式的射击方向,标尺、望山、目标三点一线,就可以命中目标。

但是到底是新手,一千多只弩箭射下去,只有不到百人被射中。让乐昌都尉甚至感觉脸上发烫。

乐昌都尉吼道:“都没吃饭,瞄准了再射,箭不要钱啊!”

就在这时,倭人也用倭国长弓开始射击,倭国长弓弓展几乎接近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