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丝路拾音> 第52章 多朗木卡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多朗木卡姆(1 / 3)

不过叶依澜是没时间跟新郎这边的乐师们沟通的,她帮着古丽送完食物,就要进去看新娘那里了。

此时的新娘已经穿上礼服,在众人簇拥着向外走了。

漂亮的新娘打扮的如花似玉,头上还蒙着面纱。

这种面纱与旧时汉族结婚时,新娘顶着的红色盖头类似。

在维吾尔族家庭里,新娘出门的时候,要接受父亲的祝福。

古丽跟叶依澜说完之后,他们便看到新娘的父亲伸出了双臂,对着天空施礼,随后,才转身看着女儿这边。

他声音醇厚的说:“亲爱的孩子,别了,祝你幸福。”

听到父亲祝福的新娘捂着嘴巴,发出了哭声。

“这是维吾尔族的习俗,表示新娘与家人分别时的悲伤。不过啊……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哭都是没有眼泪的。

就是个象征而已,而且……她哭了,那边新郎的人就要唱歌了。”古丽小声跟叶依澜解释着。

果然,在古丽说完之后,叶依澜看到新郎跟亲朋唱起了劝导歌。

哭声跟劝导歌结束后,新娘跟新郎就要在亲人的陪伴下,坐车去新郎家了。

迎亲队伍返回时,迎亲的小伙子打起手鼓、弹着热瓦甫唱着喜庆的歌走在前边,整个迎新队伍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而新郎和新娘的彩车跟在后面,迎亲队伍的妇女们坐在其他车子里,集体跟在新郎新娘的车子后面。

跟柯尔克孜族的婚礼类似,迎亲队伍经过的村落,乡里乡亲都可以“拦驾”,假意不让迎迎亲队伍通过。

而迎亲的队伍只要向拦路者赠送礼物,就可以继续前进。

“维吾尔族这里有新娘不进门脚不能着地的习俗。”到了新郎家的时候,古丽指着面前的地毯,跟叶依澜解释着。

叶依澜循着古丽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仅看到了地毯,还看到了一堆火。

“这点跟汉族的跨火盆类似,寓意也是生活红火,去除霉运,斩断不美好的过去,奔向未来的新生活。”萧凯也刚好过来,对着叶依澜继续解释。

等他说完,就看到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客人钳一点火星在新娘头上绕三圈。

“这代表着消灾祝福。”萧凯继续解释,“维吾尔族先民是信封拜火教的,据史学家说,他们这个婚俗便是受拜火教影响。”

萧凯说完,就看到那边新娘也绕火堆走了一圈。

接着,新娘的婆家在地上铺新布。

维吾尔族称这块布为“帕炎达孜”,一般要从院门一直铺到屋门,来宾中的妇女站在新布两旁夹道欢迎。

进屋坐定后,青年男女唱跳舞进行揭面纱仪式,其中一人利用跳舞的机会,迅速地揭去新娘的面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