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陛下因何造反> 第609章 诸事繁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9章 诸事繁杂(2 / 5)

会从这八万人中抽调四万人编入禁卫新军。

禁卫军的待遇众所周知,平均饷银是其他军队两倍以上,而且饷银按时发放从不克扣,一人当兵所获饷银,足以养活一家。最重要的是禁卫军的地位,每年地方乡镇官吏的人选会从禁卫军退役官兵从挑选。普通禁卫军士兵退役归乡之后,当个村长,或者在乡镇政府中当个吏员毫无问题。

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莫大的吸引。对普通百姓来说,以往想当官只有一个途径,便是读书,但不是所有人读书都有天分,更多的是读书不行的普通人,而现在,这些普通人多了一个选择,可以选择参军,退役以后便可去政府做事。

成立禁卫军新军的事情一经传出,立刻在农兵中引起了轰动,所有农兵都跃跃欲试,都希望能够选中自己。等到正式选调之时,竞争会有多么激烈可以想象。

至于南京乡勇,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当兵。毕竟好男不当兵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这些乡勇都是南京人,堂堂正正的京城人,平日里只要踏实肯干,赚钱要比其他地方容易的多,很多人对当兵并不敢兴趣。这些乡勇之所以应征为乡勇,是因为战事在即,一是害怕城破后自家会遭难,再就是加入乡勇可以挣得一份钱粮,用以养家。

现在战争结束了,他们完全可以重操旧业,赚钱养家并无多少问题,自然不愿背井离乡当兵打仗。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愿当兵,也有相当一部分乡勇愿意加入禁卫军。毕竟再是京城人,也有很穷的,禁卫军的饷银有相当的吸引力。再就是看重了禁卫军的地位,想着以后能获得一个官府身份,加入禁卫军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事实上对要不要从南京本地人征召禁卫军,李彦直张世泽洪承畴等臣也有争论。按照李彦直的看法,根本就不需要从城市人中征兵,城市人太过油滑,不是当兵的好人选。

洪承畴却坚持应该给乡勇们一定名额,因为毕竟这些乡勇在守城中出力不小。若是没有这些乡勇,想坚守南京内城一个月绝无可能。

仔细考虑后,朱由检决定给予南京乡勇两万名额,用于犒赏他们的功劳。

至于剩下的四万名额,则全部给予十多万俘虏。

之所以在俘虏中招兵,是出于多重考虑。

一是为了稳定俘虏之心,为将来反攻江西乃至在江西进行均田改制做好准备。这些俘虏来自江西各地,大部分是造反的江西贫民,剩下的是原江西卫所兵,都生活在社会底层。把他们中的一部分吸纳入禁卫军,宣扬皇帝即将施行的政策,将来可以通过他们迅速稳定整个江西。

再就是这些俘虏素质确实不错,无论是先前的卫所兵,还是原先造反的反贼,都出自社会底层,原先都是吃苦耐劳的百姓,而且都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