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三百八十章 对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章 对外(1 / 4)

诸葛亮跳过了关于如何剥离世家和无地流民关系的话题,还是回到甘蔗种植园的问题上来。

虽然诸葛亮还是觉得让世家拥有制糖技术是一种风险,但在现在的情况下,诸葛亮也不得不承认,要让蜀中世家心甘情愿的往南中投钱粮,不给他们足够的利益,肯定也是不行的。

但,还是不能就这么让世家不断的完成原始积累,否则一旦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削弱的话,益州随时会发生动荡的。

张溪也看出诸葛亮终究还是不放心,担心世家因此坐大,不得不拉着诸葛亮,来到自己的秘密试验场。

张溪既然想到了要让南中种植甘蔗,获取蔗糖利益,就不可能不对蔗糖的产业做研究的。

这年头甘蔗,不是后世那种经过专门培育的甘蔗,很多都是野生甘蔗,含糖量其实并不高,只是因为这个时代获取糖的途径有限,所以才会被贵族们追捧。

张溪曾经尝试榨取蔗糖,但得到的,只是一些灰黑色的糖块,甜度也不大,甚至还有些微微的苦涩味。

这大概就是后世称之为“灰糖”的东西吧。

这种制糖技术,张溪打算直接教给来南中垦殖甘蔗园的世家们,因为即使你不教,人家自己摸索一下也就会了。

无非就是架锅烧热,去除水分,炒制时注意不要让糖浆变焦而已。

张溪真正要掌控的,是给灰糖脱色,去处杂质,制造出白糖的技术。

这种技术,相传在唐初时出现,到明朝是成熟,还记载在了黑科技大全《天工开物》里面。

什么“黄泥淋水法”,“炭化制糖法”,“草木灰制糖法”,张溪上辈子但凡听说过的方法,在这个小实验场里,挨个都进行了试验。

但效果很一般。

实话实说,真的做不到后世的工业糖水准,后世的工业糖真的是洁白如雪,但张溪利用现有工具和技术弄出来的白糖,即使是最白的那一批,白色中也带着一点微黄色。

张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记忆中的工艺技术有问题,或者是自己的试验还不完整.但思路就是这个思路,还可以不断的让工匠们改进和尝试。

诸葛亮在看过张溪做出来的灰糖和“白糖”,品尝过两者的甜度和口感的区别后,顿时明白了张溪的用意。

可以把一般熬制灰糖的技法交给世家们,但卖相更好,甜味更好,看着更高端的“白糖”制作工艺,咱们自己留着。

只要刘备集团始终掌握着白糖制作工艺,世家的灰糖销路,就完全在刘备集团的控制之内。

如果世家们听话,那刘备集团的白糖就只是一种走更高端路线的奢侈品,产量也会有所控制,不会跟世家们的灰糖去竞争,大家各有各的销路,一起赚钱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