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重启创业时代> 第190章:回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章:回归(1 / 5)

国内对于报纸刊物上登载的内容虽然不设具体限制,但是每一类报纸都是多专注于本身的这个范畴当中。

一方面是上面的要求,另一方面自然是自身的定位,固定好自己的用户群体。

像时下最为火热的《经济日报》它其实更倾向于报道国企类,以及官方的经济新闻。

只不过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九十年代私有企业的腾飞。报道国企类新闻已经不怎么吃香了。

也因此,《经济日报》的影响力在九十年代就逐渐被另一家报社逐渐赶超。

它的名字叫《工商时报》《工商时报》不但大肆的报道私有企业,还经常报道民营企业家的故事。

这恰好对上了普通百姓对于这些企业家兴趣,对于这些

“一夜暴富”之人创造的财富神话,他们可是当着故事书,当着激励模板来看的。

在《工商时报》的赶超下,《经济日报》也在求新求变。互联网经济的出现,正是它抓住的风口。

梁静接连几篇专业的报道,为《经济日报》彻底打响了知名度。只不过要不是有着《工商时报》先例在前,《经济日报》或许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做出这么大的调整。

更别说直接给出一个版面,对一家互联网新兴企业,对一个大三创业学生,进行大肆报道,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要知道《经济日报》可是由国务院、中宣部直接领导管理、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企业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

也就是现在的风气开放,报社管制放松。不然放到十年前,或者十年后,几乎都不大可能再现。

但最终它还是发出来了,所以它引起怎么大的轰动,其实都不会太出乎意料。

因为《经济日报》就是全国知名度最高的经济类报纸。全国搞经济的官员、企业家、职工、百姓,都会订阅关注这份报纸。

这是属于《经济日报》的自信。事实也和他们料想的一样,在报纸发售当天,就已经

“洛阳纸贵”。他们的报纸遭到了哄抢。只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篇报道产生的边际效应,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

首先便是,这篇报道的撰稿人的辞职。而后就是,上面对于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重视。

当然这是后话。眼下,听到梁静要辞职,报社所有人都非常愕然。眼看着梁静就要因为这篇报道步步高升,这个时候提出辞职?

疯了吧!

“小梁,你要仔细考虑清楚,体制内辞职容易,但是可不是想要进来就能再进来的了?”社长语重心长道。

“社长,我考虑的很清楚了。”梁静平静道。社长再次看了一眼梁静,说道:“这辞职我可以批,你爸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