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0页(1 / 2)

其实萧如归儿时读书还是上心的,他的第一个夫子是父亲为他请的, 当时父亲摸着他的头说他是萧家儿郎,一定要用心读书。

那个夫子教了他一年, 对他十分夸赞,父亲觉得他很聪慧,对他十分看重。母亲对此却表现的极淡,甚至每次在父亲夸赞他时都会劝慰父亲, 说他年纪小, 不要这么称赞他,要让他懂得自谦。

他父亲当时应该是非常纠结的, 想要夸自己的儿子, 因为从他身上能看到萧家的希望, 又觉得萧母说的对,儿时聪慧的人多了去, 长大没有成就的更多。

后来, 有一次萧如归意外起热后便被母亲以这夫子太过古板,只让埋头苦读把他的身体都熬坏了为由打发走了。

后来他的夫子都觉得他身体比较娇弱, 不敢让他多学东西。但萧如归还是很聪明的,夫子交的东西学的也很快。可是每当父亲问询他学问时,母亲都忧心忡忡的说他学的很一般,说完那话母亲还会死死的瞪着他,脸色狰狞。

年幼的萧如归自然是害怕的,于是面对父亲的询问,他脑袋一片空白,什么都说不出来。

父亲本来对他还是很期待的,经过那么几次,对他的表现也格外失望,对他也淡然起来,觉得他这个萧家儿郎以后怕是不能让萧家显赫起来。

那时萧如归根本不明白这些事,他只知道父亲对他越来越不关注,母亲越来越讨厌他。他有时很想告诉父亲他学会了夫子教的内容,可是父亲根本没时间和他多说几句话。

那段时间萧如归是迷茫不堪的。

想要送他上山大概是母亲对他最温和的一次,父亲望着他叹息着,满脸失望,最终还是同意了。

他上山那天是雨天,父亲要拜会友人没有亲自送他,母亲站在萧家门口,抹着眼泪很是悲痛。但萧如归看得清清楚楚,母亲眼里都是嫌弃和欣喜,似乎终于摆脱了他这个累赘。

山上学艺的日子很苦,每天都很累,萧家每月都会往山上给他送东西,前来的小厮每次都会说老爷和夫人如何如何惦记他。萧如归每次都面无表情的听着,脑袋里一直闪过的却是他临走时母亲那个冰冷嫌弃的眼神。

也许是因为这个,萧如归真的很吃苦,他那时已经知道,自己不受母亲待见了。当时的皇帝重文轻武,从军是一条最艰难的路,你在边关流血洒汗牺牲回到京城也不一定能入皇帝的眼,甚至说不定还会陷在争权夺利中。

可是就算是这样,他的母亲还是给他选择了这条路。

他在山上一呆就是数年,除了逢年过节他几乎不回萧家。即便是回去了,他也相当沉默,家里的气氛更是会因为他的出现而格外的尴尬。

那时萧如归已经长大成人了,心里也早就想明白了母亲对自己的不喜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