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 祥瑞(1 / 4)

“这建议不错。”侍中高士廉点头大为赞赏,他告诉李世民,“汉末,天下只有十三州,分辖一百多郡,到隋文帝平江南,天下已有241州,680郡,1524县,一郡只辖一至三县而已······”

隋文帝废天下诸郡,一改运行几百年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到隋炀帝登基,又省并了一些州,然后又改州为郡,天下190郡,辖县1255余。

因为中央无法直接管辖近二百个郡,所以效仿汉代设立监察州,以监察御史监察地方郡县。

“地方州县过多,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地方官僚体系庞大,增加了朝廷和百姓的负担。”

李渊当初大量新设州县,是为了招降安抚,团结拉拢各地官吏、豪强,多置州县,也就有更多的官爵职位安排,这一招在开国之初也确实是比较有用的。

但如今天下一统,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现在大唐有四百多州,一千五百多县,行政区划一踏糊涂,许多州仅辖两三县,大量州重名。

不仅带来庞大的地方官僚体系,四百多个州,中央也很难直接管辖,朝廷与地方之间,存在很大脱节。

难以有效的直接控制。

早年朝廷设有行台尚书省,是尚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管辖一道十几州甚至几十州,但现在诸行台也都撤消了。

现如今各地的诸多都督府,开始承接了部份原行台职能,但对于朝廷来说,都督府文武并管,这样下去职能太大,有失控风险,是绝不能允许的。

事实上,之前李世民就已经在跟心腹们商议,如何裁撤一些都督府,甚至把原来大中下都督府,改成上中下都督府,取消大都督府,甚至削减都督府的一些职权。

但如果大量罢撤都督府,甚至削减都督府的职权,那么在中央朝廷与地方州之间,就缺了個纽带,尚书省要直接管四百多个州,无疑是管不过来的。

行台不能再设置,都督府也得削权。

武怀玉提出的设天下十道,派监察御史的提议,倒让他们觉得是个不错建议,毕竟汉代的监察州,设刺史监察,到隋炀帝时也曾设立监察州,派刺史监察地方。

怀玉的天下十道,其实跟九州、十三州区别不大,只是因现在实行州县二级州,所以不再叫州而叫道。

但这个道不是一级正式行政区划,只是监察道,这跟隋初州郡县三级是完全不同的。

道一级的监察官员,只是朝廷中央派出的监察官员,巡视、监察地方官吏、风俗等,并没有行政权。

“臣建议先以京畿试点,把京畿雍州府诸州县省并为一州十八县,待积累经验后,到时再以整个关内道试点,继续省并,同时派出官员监察关内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