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老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162节

山顶上,有人目送他们远去。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怼了一个小伙子一拳,“下那么重的手,把那女的弄死了怎么交差,王爷说了,得给她留条命苟延残喘。”

小伙子挠挠头:“上头了,一时没控制住,下次注意。”

危诗霜改变了路线,一行人没敢再沿着定好的路线前行,而是随机拐进了一个偏僻的村落。

危诗霜中了两箭,她手下的人也没能好到哪里去,大大小小地都负了伤。

他们自己带的就有伤药,这种刀光剑影的伤只要没伤及内脏,基本都能自己解决。

毕竟呼啦啦一大群人,不管去哪个医馆,估计都会惊动当地的官府。

寻了一家农户,给了银钱,说是要借宿。

农户本来还很是惧怕,但是收了银子,就闭上嘴,飞快地腾出来三间空屋子供他们使用。

烧了热水,危诗霜准备拔身上的箭。

她手下的侍女仔细看了看她的伤口,脸色凝重,“小姐,这箭……是靳翰特有的‘反钩箭’。”

危诗霜也不知是因为失血过多,还是听了属下的话也是心中一惊,面色更加惨白了。

反钩箭,顾名思义,这箭头上面带着四个小小的反方向的钩子,此箭需要极大的臂力和准头才能射进去。

冲击力大,又折磨人。

主要是拔箭时会十分痛苦,非得连带着里面的肉被搅个稀烂才能成功拔出。

危诗霜还没拔箭,额头上就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拿出一块帕子,狠狠地咬在嘴中,含糊不清地说道:“拔!”

危诗霜已经忘记上次承受这样的痛楚是什么时候了,她只是在极力地隐忍着,忍着自己疼到受不了而要奔涌而出的泪。

“不能哭,危家的家主,流血、流汗……不、落泪。”

她咬着牙喃喃自语着,在两根箭矢都被拔出去后,终于痛得晕厥过去。

…… ……

问过潜火队和府衙,“方记食铺”的残垣废墟已经不再是“证物”了,方念真就打算重建。

虽说现在天气已经冷了,下过霜,土地都不够松软,有些硬结了,但是若是抢抢工期,这房子也不是盖不成的。

主要是就在原址就地重盖,不用怎么费力重铺地基。

方念真联络了一下,之前给她盖晾晒房的工头正好闲着,没事做,听说她这里有个“大工程”,乐不得就上门与方念真详谈。

方念真打算的是在过年之前,先把楼建起来,里面的装修之后慢慢装就行了。

工头估算了一下,如果不出意外,距离新云州的第一场雪还有二十几天的时间。

“若是组织两支队伍,抢着干,从早上干到晚上差不多宵禁的时辰,这二十多天满够盖完一层的了。”

方念真这次要下大本钱,盖四层楼,虽然这里地方没有“方记涮肉”那边大,但是若是盖起四层来,也足够气派了。

没有再纠结那“火灾补贴”一事是不是真的,方念真反正是确实挺需要加急建好这座楼的,所以她就根据潜火队提供的人脉购买了建筑材料,确实是省了一大笔银子。

不知道这人情应该算在瑞王府还是算在潜火队身上,方念真的打算是等她京城店铺的分红到了,就捐一些给潜火队,让他们继续帮助有需要的人。

方念真心里的盘算是拿这栋楼来做喜宴,平日里就是正常酒楼,有人想在这儿办宴席的话,就可以包楼层。

新云州的人口构成挺奇特,老年人少,年轻人多,这也是历史因素构成的。

多年战乱,除了本土剩的本就不多的人,其他外迁来的也基本都是青壮年为主,一家也就一两个老人,相较于其他地域来说,是比较少的。

这两年没有战乱,生活安稳,又通了商,整体经济水平得到了提升,新云州的新生儿数量也增加了。

这都是方念真从各方渠道总结的小道消息。

小孩子们成长一批,等着成家婚配,新云州暂时还没有像样儿的“婚庆酒楼”,现在多还是请了办席的团队,在自家宴请的。

遇上那家里摆不下的,就得找个酒楼安排,但是菜品和服务都参差不齐的。

对于普通酒楼来说,不管是什么宴席,也就是吃饭的食客,菜做好了就成了,其他的氛围是一概没有,两边的需求不对等,实在是难以让买卖双方满意。

方念真就打算搞个“一站式婚庆酒楼”,她是没结过婚,但是在现代时参加的婚礼可不少,中式的西式的,草坪的晚宴的,份子钱可没少随。

若是做不成也不可惜,就当做普通酒楼好了。

整体的框架商量好了,工头就开始领着人干活儿,食铺的员工们短暂的“假期”也就过去了,因为要提供一天三顿的餐食——午饭、晚饭、夜宵。

餐食是在方念真宅子里的小厨房做了,再用骡子车拉到施工现场去的,还要刷碗,所以从厨师到跑堂,甚至刷碗工,都不能闲着。

不过这样也好,否则对于发不发工钱一事,方念真还得纠结,现在休息这么些日,她也不计较那三瓜俩枣的,直接就把之前没干活的日子都算成“带薪休假”了。

这下可把其他两家店的员工羡慕坏了,眼看着都有人酸得要冒酸水了,方念真想了想,又给前几日“地震防火演习”中表现出色的几名员工也奖励了三日“带薪假”。

这样那些心态失衡的酸黄瓜也是没什么话说了,反正掌柜的说了,以后这劳什子演习每季度都要搞一次,每次都有“带薪假”的奖励,努力争取呗。

食铺没了,刚刚恢复上新的麻辣烫也跟着没了。

她不可能在“锅里捞”和“方记涮肉”那边搞个麻辣烫,那不是喧宾夺主嘛,都不是一个价位的东西。

但是就这样赚不到吃麻辣烫那些人的钱,方念真也是心难受,她这也算是王牌产品了。

工艺简单,利润空间大。

思来想去,方念真还是想放手一搏。

知晓算是在生意场上最懂她的人了,脑子又灵活。

所以她就寻了知晓来讨论,恰好赶上人家有“约会”。

“那改天再说吧。”

“诶,别呀,一起一起,喝羊杂汤去。”

知晓拉着方念真不放,方念真也只得跟着去了。

满脸兴奋的何正在羊汤摊子看见方念真也跟着一起来了时,顿时都蔫了。

方念真摊手,“看,我就说我不来吧。”

知晓扭头瞪了何正一眼,何正马上端起了笑容,“方姑娘也来啦!”

知晓坐下,好奇地问道:“之前不都叫‘方掌柜’吗,现在怎么又改方姑娘了。”

何正心说,这是我们府里现在不成文的规矩,但是肯定不能说出来。

“总感觉叫‘方掌柜’有些生疏,要不我跟着你叫‘姐姐’?”

知晓脸一红,“一边儿去。”

方念真也是许久没来这家羊汤摊子了,她最初还在这个摊位卖过盒饭,她记得很清楚,租了三个月的摊子,桌椅板凳,连大碗都是从人家这儿租的。

自家小店开起来后,尤其是后来自己也养了羊之后,她已经很久没有来这里吃过饭了。

现在打眼一瞧,还是以前的样子,幌子倒是做了个新的,但上面写的还是老内容——祖传羊杂汤。

只是羊杂汤的价格还是没涨价,一碗汤配一个饼,依旧是十文钱。

“葱花香菜胡椒粉,几位客官可有忌口?”

这熟悉的开场语。

点完餐后,方念真与知晓和何正交谈起来。

“看来,现在养羊的变多了,对这家羊汤小摊还是有冲击的,按照新云州的物价,他们家也该涨价的。现在没涨,实则就是降价了。”

羊汤很快端上来,方念真拿勺子搅了搅。

哎,虽然没涨价,但是羊杂的分量缩水了啊,现在的羊杂也就堪堪盖个碗底,以前都是有小半碗羊杂的。

不过,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很醇厚。

反正已经做了电灯泡了,方念真不能浪费这个与知晓交谈的良机,就说起了自己对麻辣烫的打算。

“我想把麻辣烫也承包出去,开放加盟店。”

“啊?你认真的吗?”知晓惊讶极了。

方念真点点头,“现在是有这么个打算,想来问问你的意思,正好何大人也在,也帮我参谋参谋。”

知晓急忙说道:“可是这不同于凉皮,凉皮利太薄,保不住也就保不住了,万一麻辣烫放出去,要是加盟店失控了……”

后面的话知晓虽然没说出来,方念真却也懂她的意思。

之前开放过凉皮的加盟,除了赚了那一笔笔的加盟费,后面有一半的凉皮小摊都脱离方记的管控了。

外地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正宗的“方记凉皮”。

不过这本也在方念真的估量之内,凉皮生意想保密太难了,调料也不复杂。

方念真对这种情况,也有自己的考量在,麻辣烫不一样,只要把汤底的秘方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就不怕他们模仿。

牛油火锅底料一直都很火,直到现在也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是没有做出来红油辣锅的店铺,但是调味上总是稍逊一筹。

对面安静喝汤的何正也听得入神,忍不住插嘴:“这不是你们的方记机密吗?我是不是不方便听?”

“又没说秘方,只是在说商业模式。”

何正就觉得方念真嘴里说话一套一套的,还总有新词,比如这“商业模式”,他听着就挺稀奇,但是又能让人迅速理解这个词汇的意思。

何正说道:“那你要是担心这方面的事情的话,可以找府衙帮忙啊。”

知晓和方念真齐声:“怎么帮?”

作者有话说:

0 点前还有一章~

第131章 陆恒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方念真昨日听了何正那边的建议, 但是她不打算直接去府衙问,而是想先从严夫人那里探探口风。

何正的意思是,新云州因为人口少, 又多是荒地, 太穷。

对商人并不打压,毕竟新云州的税收还得靠着这些商户和来往的商队呢。

禁止同行恶意竞争本来也该在府衙的管辖范围之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