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页(1 / 2)

士气这种东西,一旦丢了就再也没有了。 一开始他们若跟燕国人死战到底,兴许还有一线希望。可他们未战先降,还没开打就已经预料到自己会大败,这样的心态,如何翻身? 直到朝廷的兵马前来援助时,北境这边依旧提不起一丝一毫的干劲。 而援军来了也的确没什么用处,不管打了多少仗,齐国都是连连溃败。 此番燕国国君司徒恭亲自指挥军队作战。他也是许久没有来战场了,本想着痛痛快快地打一场,谁想到这齐国竟然一点都不经打,窝窝囊囊的跟一群废物似的,叫司徒恭很是看不上。 司徒恭坐在营帐中,同部下回忆自己从前当皇子时听到的那些事:朕七岁时曾听父皇说,中原里住着一只猛虎,不可小觑。朕为此蛰伏多年,生恐自己狂妄自大着了对方的道,却原来,他们也不过如此,这么多年的小心谨慎都是一场笑话。 窝囊如齐国,哪里用得着他这么费心费力地提防呢?要是早知道齐国如此不堪一击,他又何必等这么多年? 然而贺辞却道:早些年齐国的确四国之首,先皇有此一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这几年因为齐皇失了分寸,才把齐国带累成如今这番模样的。 当下帐中便有人附和:齐国从前确实不是这样子。 贺辞又说:他能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夏国功不可没。 说完,贺辞又看向司徒恭:主上千万瞧了夏国。夏国虽偏于一隅,但是朝中人才济济,比之我燕国亦不遑多让。那夏国皇帝更是了得,不说别的,单就是将朝廷上下收服得服服帖帖便已经很了不得了。光着一点,就难有人做得到。 这已经不是贺词头一次夸萧瑾了。 他旁边的韩将军更提醒道:听闻此次夏国之所以能拿下归德府,还是因为那火炮。火炮所炸之处非死即伤。齐国人一开始还敢跟夏国比划比划,可一瞧见这火炮便顿时没了斗志,如今能降的都降了。 贺辞再三感慨:也不知这火炮究竟如何制得,可惜我当初进临安的时候未曾打听出来。 司徒恭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有没有那火炮,于朕而言都是一样的。 火炮虽好,却不能像他手中的长刀□□一样灵活,想杀谁就杀谁。且司徒恭也不觉得,夏国当真能凭借着火炮那样的死物赢得了他。 战场上,并不是区区几架火炮就能定胜负的。 只是贺辞对夏国忌惮已深,仍然时时提醒,唯恐司徒恭轻慢大意,小瞧对方。 司徒恭没有见过这位只活在别人嘴中的夏国皇帝,不过他对萧瑾却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这也是他此次随南下的原因之一。 司徒恭想见一见萧瑾。 听得再多不如亲眼一见,若不见面,他实在拿捏不准用什么态度对待萧瑾。 可未见过,司徒恭从贺辞他们口中勾勒出了萧瑾的模样大抵是个沉稳有方、运筹帷幄且深谋远虑的君王。 燕国对夏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