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8页(1 / 2)

韩仲文: 萧瑾:可是还没有听清?那朕再说的具体一些。 得了,再具体下去他就真的糊涂了, 韩仲文赶忙表示自己已经领会了他的意思。 萧瑾满意了:那爱卿好好办事儿,朕就拭目以待了。 韩仲文心事重重地离开了, 为了这事儿,他是几日几日地没睡好,可能想到的题目却总不叫人满意。 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韩仲文意识到自己兴许无法满足萧瑾的要求后, 便及时寻来张崇明。 张崇明虽然不是圣上最器重的, 但却是最能揣测圣意的, 为人处事又极为精明,这也是为什么韩仲文独独只过来寻他的原因了。 韩仲文对着张崇明诉了一通苦水, 张崇明听罢, 立马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 他点出:圣上竟然说了那么多, 只能证明他自己没想好要出什么样的题。 可不是么?韩仲文发着牢骚:正如此才最叫人头疼, 这天底下的题目这么多, 该出什么样的才能让圣上满意?这不是难为我吗。 张崇明也见识到了萧瑾的小心眼儿。 他站起身点燃熏香, 待一缕青烟徐徐升起后,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遂转身同对方道:那就得看圣上的如今最关心的事儿是什么了。 韩仲文微微眯着眼睛。 张崇明顺着椅子坐下,怡然自得地替韩仲文将话给说了:这殿试无非是为了选官,选官无非是为了解决眼前官员不足的困境,你只要想想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什么样的官,便知道该出什么样的题了。 韩仲文凝神片刻,而后豁然开朗,抚掌道:原来如此! 新得的燕京山东一带已经派了不少官员过去,如今各地运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那地方离临安府山长水远,哪怕中间有一条运河相连,消息想要传到这儿也不是一件易事。这些地方可不仅仅是派了官员之后就能一了百了了,许多地方除了夏国的人,还有原先齐国的官员。两边的官员可是互相监督,但是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安插直接对朝廷负责的耳目,直属中央,也就是圣上一直看重的监察。 临安有御史,可以闻风奏事,地方也应该有督察使,负责监察各地行政官员,如此才能保证政令通达,南北一气。 另有东北一处,如今是苏大人统揽全局。但那是个苦寒之地,若要开荒没个大几年想来也完成不了。苏大人的确有自己的班子,但人手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这回的殿试中若有熟知农事的,自然更好。其他诸如算术、律法,皆不可少。虽篇幅不大,但有了就是一个态度,表明朝廷看重实干能力。 韩仲文想通之后,整个人都通达了。他谢过张崇明,赶忙召集礼部众人商议考题。 韩仲文当了这么多年的礼部尚书,虽然为人中庸但才华还是有的。礼部在他的治理之下行事稳当,可能人却也不少。一群人合计了一天一夜,便将考题大致合计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