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页(1 / 2)

反正蒙阳是觉得,军中一定还有别的奸细。 只是这奸细不知藏在何处,有或许真的是他想的那几个,可最好别是,若是的话,定要让他们挫骨扬灰! 蒙阳还想着捉奸细,司徒恭与贺辞却将目光放在了粮食上。这回用的粮食是军中半年的口粮,如今一下子没了,还得从别处补上。 只是燕国又不像夏国,建有那么多的粮仓。燕国从前在北方的时候以游牧起家,并没有多少农田。占据齐国之后,倒是一下子得了很多的地,这两年也收了不错的收成,只是齐国在经历齐皇的无止境的搜刮之后,如今朝廷的底子实在不丰厚。若是挤一挤,半年的军粮肯定是有的,只是若他们半年还无法拿着夏国呢? 司徒恭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先派重兵回燕国,先调运三个月的粮食来,再从各地富商那里借半年的军粮。 如今燕国在征战,他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怎么也得出一份力吧。 司徒恭与贺辞商议一番,决定下旨鼓励富户捐粮,并给予奖励,允许商人之子参加科举,入朝做官。 这道政令发布之后,燕国与夏国边境一带的官府也很快得到了消息,遂赶紧告知朝廷。 萧瑾没多久也听说了,他立马修书一封,送去给了顾淮南,让他从中作梗,坏了燕国的好事儿。 萧瑾对此很有信心,与林檀道:等着看吧,这回定能从内部瓦解燕军。 林檀半信半疑:真的如此有效? 萧瑾故作高深:那是自然,只要军心动摇了,他们拿什么跟咱们们打? 没看到这两日因为缺粮食,燕国攻城的频率都低了吗,那是因为他们也没了底气。 才没了半年的粮食,就变成了这样,若是彻底断了粮 ,他们最后也只能鸣锣收兵。 顾淮南得了旨意之后,立马联系各州县官员。 夏国的东京路,包括东北华北境内的诸多地方,原先都是齐国土地,如今一分为二,各地商人虽然归属不同的阵营,但生意上仍有往来。两国开战,那是朝廷的事,商人的生意还是得做的。 这生意一做起来,交集自然也就变多了。近来,有不少燕国商人都被夏国人洗了脑。原先他们也觉得多给些粮食不算什么,反正他们也有,但与他们做生意的那些人却觉得他们是冤大头。 这战事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夏国那边的火炮有多厉害,你们也是知道的。况且这都多长时间过去了,江陵府还是没攻下,只怕你们燕国的军队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厉害。这场仗,不知得打到何年何月呢,难道他们军队一日不收兵,你们就得一直供着粮食? 哪有两军开战,让商人交粮的道理?若他真那么缺粮,为何不让北地的燕人送粮食,他们那儿不仅有粮食,还有数不清的牛羊呢,那可不比粮食管保? 别的傻乎乎的捐粮了,就算倾家荡产也没人记得你的好,不是一族人,还指望着别人会拿你们当同族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