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舍弟诸葛亮> 第40章 被群狼环伺的诸葛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被群狼环伺的诸葛家(2 / 4)

十倍于他,如今看来,二公子果然非凡,仅仅几句话,便揣摩出了兄长的用兵得失,也不知对不对……”

他缺乏判断力,也没法跟诸葛亮深聊,只好表示:子瑜先生请你这几日看完家书后,按要求回个信,他好带走。

诸葛亮该了解的也都了解了,这才没缠着对方。

用过晚饭之后,便让诸葛均另外安排地方歇息。

……

支开信使后,诸葛亮总算拿出小刀,揭开卷轴上的封印。

他注意到,每一封印上都写着数字,显然是代表阅读顺序,他便从第一卷开始读起。

第一卷只是正常的家书,说了这两年大哥和母亲、舅舅的情况,让他别担心,都是些家常话。

信里果然没有任何邀功和自吹自擂,但有一些诉苦,还提到“世道艰难,为兄这两年被迫应付,左支右绌,但也长进颇多。夙兴夜寐,偶尔殚精竭虑,梦中也多有所得”。

诸葛亮觉得这文笔不像大哥,大哥极少诉苦。

就算诉苦,往往也只是谦虚的铺垫,是为了表示“今天的成绩完全是侥幸”。

但这字里行间,也看不出丝毫侥幸,反而透出一股“我立功都是我应得的”。

难道真是这两年吃了太多苦、成长了太多,所以变得自信、变得“舍我其谁”起来?

或许人都会被环境的逼迫所改变吧。

家书最后,大哥还关照自己要写回信,而且回信里必须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这两年在荆州,学习进步如何了,至今为止读过哪些书,要把名单全部列给大哥。

然后,还要写出这几年在荆州结交了哪些朋友、认识了哪些人脉,还有家中二妹是否有被人聘娶的意向,都得一一详述。

最后,还说剩下那些卷轴,多是这几年处理世务的心得体会,以及游学四方寻访到的古籍杂学、又自行整理成稿,希望他好生习学,莫负光阴。

……

诸葛亮合上家书想了想,决定先把回信写了,再慢慢习学大哥给的那堆材料。

毕竟学习要很久,他也不好让信使一直候着,对方明天就要带着回信先走了。

他先汇报了一下自己这两年在荆州的学习进度。

诸葛亮自小聪慧,这一点大哥是早就知道的。两年前分开时,十四岁的诸葛亮读书就已经比十九岁的诸葛瑾还多得多了。

诸葛亮在生母章氏过世前,就学了《急就篇》、《滂喜篇》认字,当时他才四岁,几个月就学完了。

然后开始靠《尔雅》学认字,再读《论语》、《孝经》,六岁就把常用字认全。

七岁开始读《诗经》、《孟子》,十岁便遍读儒家十三经(不包括传、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