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页(1 / 2)

他打算让提交这份资料的当地官员, 自行安排这件事,看看他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模样。 至于丝织工坊那里,掖庭司已经在季城周围建立了三家相同规模的丝坊,齐齐开足马力之后,一年几乎能够生产150万匹丝。 原本这些丝投入市场之后,几乎会击溃整个丰朝的丝织品市场。 但闻弛完全不知道乾承帝用了什么方式,几乎将一半丝绸、布匹吞下,也不知道他运往了哪里。 乾承帝甚至问他们掖庭司买了许多明灵能灯、搅拌机和平衡车,还有大量的灵能液。 其实灵能液这一点,闻弛并不想卖给他太多,实在是掖庭司本身就消耗得很大。 闻弛在鄞川所获得的大部分税收分红,全部投入到了掖庭司的中,用于扩大源植的种植以及灵能液的提取,但依旧感觉不够用。 他也不知道掖庭司那帮人到底是怎么在弄的,简直把钱当饭吃一样在花,而他的新身体现在据说也就弄出个躯干来,脸都还没有。 可是他能怎么办呢? 对于这些大爷他也只能供着呀! 毕竟——现在掖庭司在搞的那些东西,真是一次又有一次地给他惊喜。 比如,乾承帝最近刚刚搞定闻弛,却又被另一件事情所烦恼。 鄞川港口的优惠政策带来了大量的船只,原本丰朝的进口产品主要珠宝和香料,而现在丰朝转变了进口政策,进口产品主要转为了棉麻、粮食、豆类等民生产品。 好处是这些产品的进口大大提高了丰朝百姓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水平,可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往往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交通资源。 以至于如今在联通鄞川和京城的运河上,日日都会出现船只堵塞的现象,有时候一条船花上一两个月都抵达不了京城。 而内陆马车运输效率又太低,往往运送1000公里左右,耗费的马粮和马夫伙食就占据了其中粮食重量的一半。 而即便用海运将这些货物运输到其他港口,内陆运输也始终是一个问题。 于是大量物资滞留在鄞川,运输不出去却只能任由它腐烂。 这让乾承帝头痛万分。 更麻烦的是,早在去年便开始铺设的肉猪养殖业,在农术师的经验总结下,新一年根薯丰收之后,养殖产业便迅速新兴起来。 在这些多年累积经验的指导下,这些新兴养殖户们很快便掌握了科学养殖方法。 竟然能够在根薯收获的第一年年底,便有大量的肉猪出栏。 可这却又给养殖户们带来了另一个难题。 市场猪肉供应量太大,猪肉价格骤然下跌。 乾承帝想到了用出口的办法解决这一批库存猪肉、维持住猪肉平稳而略微下降的市场价格。 可是储存和运输却又成为了一个难题。 幸而那会儿猪肉出栏时已到了冬天,大批南方猪肉运往北方储存。 可是北方没有港口,只能通过离北方最近的鄞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