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页(1 / 2)

两人在府里同为侧福晋,齐妃觉得自己能接受入宫同为贵妃。 结果是年氏接受不了。 贵妃就变成了年氏的独家位份。 齐妃当时背地里哭出三大缸眼泪也白搭:那时候皇上眼里真是只有贵妃,再哭皇上也看不见,再闹就连妃位都没有。 齐妃只好认了,她只能在类似于‘新人入宫拜见主位娘娘’等时刻请个病假,沉默地表达自己不愿意落在贵妃之后的抗议。 但现在不一样了,皇上跟年氏走到了终点啊! 齐妃觉得看到了自己的起点!她走向贵妃的起点。 怎么算都该到她了。 弘时可是长子,今年已经十四岁了。 皇家挑儿媳妇,没有随手一指着就完的。这两年皇上肯定要着手给弘时挑福晋。等出了先帝三年,弘时正好大婚。 一成婚,一封王,她这辈子一件大事就放下了。 长子成婚这样的大事前,将长子的额娘,加封为贵妃,这不是名正言顺的吗? 齐妃怎么想怎么顺理成章。 更何况,说不定弘时不出宫封王呢……先帝爷的太子是住在毓庆宫没出宫去的。齐妃每次想到‘储位’这两个字,就不自觉心口砰砰跳起来。每回去给太后请安,她混在妃嫔中间,看着神情放松尊贵安闲坐在那里的太后娘娘,不由就想着,或许将来也是我坐在那呢! 然而齐妃不知道的是,皇上现在不想给弘时找媳妇,皇上想给弘时重新找个爹! 皇上这大半月不进后宫,不光是为了年氏把他送给宫女的事儿而生气。 更多是因为前朝真的有事。 随着会考府成立的时间越久,工作越娴熟,其‘审计局’的工作逐渐从京城辐射到了各地。 国家,国家,国有时候跟家是一样的。 尤其是一些大家族,日常运转的流程,其实就是国的缩影。 这会子还没有《红楼梦》这本奇书问世,然姜恒记得里面很多情节。其中有一章“乌庄头年底到宁国府交租”被她当做‘古代肉食指南’来研究过——贾府光日用吃的猪肉就分‘暹猪、汤猪、龙猪、野猪、家腊猪’五种。 可见甭管生产力多么低下的年代,上层阶级总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 但此时姜恒想起的却不是各色吃食,而是乌庄头的哭穷。 他作为管着宁国府田地的总庄头,到了年底来交宁国府应有的粮食和银子收入时,却少交了一半。问就是遭了灾,问就是一年里半年不下雨,剩下半年雨不停,问就是天灾人祸实在没收成更没钱。 这是一个家族。 放在一个国家何尝不是这样。 各省的钱粮税赋,很多都交不上来,每年年底交到京城皇帝手里的只有哭诉艰难的折子。 在这个科学技术不足,信息传递缓慢,甚至隔了村子就言语不太通的年代,皇上坐在紫禁城里,要想知道各地是否真的有灾并不容易。 既不能放过谎称天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