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页(1 / 2)

要说公主刚出生时,刘太医觉得自己是半个永和宫人,但几年下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是整个永和宫人了。 四公主和六阿哥都是他从小诊脉到大的,这要是将来六阿哥……他刘家也是世代进太医院的人家,但还没出过一个院判呢,说不定就等着他起飞了!刘太医甚至已经开始继续精研医术,免得将来做了院判被人说才不配位。 可以说职业规划比姜恒还长远了。 于是见了熹妃处的小动作,立刻汇报。 秋雪将这事儿记下,又带着‘体检’完毕,除了有些太过瘦弱,身子骨没问题的秀秀回到了坦坦荡荡馆。 秋雪在圆明园转这一大圈,花了近两个时辰。 等她回来,姜恒刚刚睡醒。 秋雪就进去将刘太医的话转述了一遍。 第112章 师傅 姜恒刚起来,觉得头脑还不清醒,就先站在案前练练字醒醒神。 听秋雪进来将刘太医的话说了一遍,也仍带了点刚睡醒的懒摇头道:“咱们宫里有事,熹妃那里完全没动静才奇怪。只是她到底晚了,收了年嫔的脉案去也无用,今日太后娘娘刚说了从此年嫔的事儿由她老人家收尾,难道熹妃再令人去盯太后娘娘不成?” 秋雪不由畅享起来:“要景仁宫真这样糊涂也好。” 姜恒忍不住笑了:就像秋雪想着天上掉馅饼熹妃一时晕了头犯个大错一样,熹妃那边肯定也是盼着她哪天脑子抽了,最好跟年氏一样把自己折腾到西苑去住才好,这才不错眼地看着她。 她这几年索性就把熹妃当成一种极严格的监管部门,用来督促自己不要懈怠,继续完善改进。 用过晚膳,秋雪让力大的内监将一只炉子搬到院中,烧了一铜锅沸水,专用来煮今日从造办处拿回来的几匣子银杯。 秋雪特意搬到院中,就是想让娘娘亲眼看着放心。 姜恒站在窗前,迎着秋日凉渗渗的风,听着咕嘟嘟的沸水声,有点出神想念女儿:草原上一贯比京城还要冷很多,这会子下雪都是有可能的。虽知道皇上带孩子细心,但姜恒还是忍不住又重新想了一遍给女儿打包的衣裳够不够穿,敏敏到了围场会不会吃不惯。 于嬷嬷在旁见了,就寻了些家常话来分散她的心思。 于是在旁温和道:“娘娘小时候深宅大院住着,不知有没有吃过每秋京城干果铺子卖的黑砂炒的糖栗子。奴婢未进宫的时候吃过,那时候糖贵的很,炒栗子恨不得按颗来卖。” 她原是想引着娘娘用点心的,毕竟娘娘这一日几乎没正经用饭,秋冬正是吃栗子的时节。 “小厨房今日还有新做的栗子糕……” 于嬷嬷还没说完,就见娘娘双眼发亮转头:“糖炒栗子,我竟然忘了还有糖炒栗子!”说来也不知每年深秋时节她在忙些什么,竟然六年过去,生是没想起糖炒栗子来! 也是糖炒栗子并非家中会做的食物,都是到了时节,满街上飘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