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0页(1 / 2)

姜羽一愣,常子瀚有些意外,“师妹不知?” 姜羽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无妨,中午休息的时候,我给你讲讲,现在我先带你去和我们的坐堂大夫打个招呼。” …… 此时的姜羽并不知道的是,在百草堂门外,有一名男子若有所思地盯着姜羽离开的方向。 很快,他就从队伍中退出,消失在街道上…… 第三百七十六章 长相普通 “这位是常永和大夫,擅长大方脉……这位是吕大夫,也擅长大方脉……这位是常保生大夫,擅长小方脉……这位是方大夫,擅长正骨……” 赶在开诊之前,常子瀚带着姜羽一个个坐诊大夫打招呼过去。 姜羽惊讶地发现,这百草堂竟然和自己想象中的相去甚远。 原本在她看来,古代的医馆内基本上就那么一两个坐诊大夫,多一点也不过三个。 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医还没有明确分科,所以医馆里的坐诊大夫都不会特意去分擅长什么方向,都是什么都看,至于看得好不好那真的是随缘了。 而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如今的大夫大多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 所以大多数都是到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能有所成,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年纪越大的大夫越靠谱的情况。 但是这百草堂却不同。 整个百草堂内,光是今天就有九位坐诊大夫。 而据说因为有轮休,所以实际上共有十五位坐诊大夫。 最重要的是,百草堂是姜羽见到的第一个有对大夫的擅长方向进行区分的医馆。 在中医还没有具体分科的如今,这说明在百草堂的大夫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都是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擅长方向。 如此一来,每个大夫要在某个方向做到能独立看诊的地步,就比全科的大夫要花的时间短。 打个比方,差不多条件的两个人,一个学全科,一个在学习完基础医理之后专攻一个方向。 那么在几年后,学习全科的人大概就是那种:好像什么都会,却什么都不精,甚至连独立看诊的能力都不具备。 但是专攻一个方向的人却已经把那个领域学习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在那个方向上,不但能够独立看诊,因为专攻,甚至会更加精细。 而在某一方向上有所成的大夫,只要愿意,还可以在其他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之前建立起的良好医学基础,又能让后续的学习事半功倍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九位坐诊大夫中,看起来年纪并不算特别大。姜羽一边熟悉环境一边在脑海中闪过无数思绪…… …… 眼看着看诊的时间就要到了,常子瀚问道:“小羽师妹,你想要先抄哪个大夫的脉案?” 姜羽也在考虑这件事。 因为先入为主,来之前没想到百草堂是这样的情况,还以为就几个两三个坐诊大夫,毕竟昨天路过的时候见外面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