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其他小说>绘春不知寒> 第20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5章(1 / 2)

林寒初在中许多次重伤而濒临死亡,面对死亡,她从未过多挣扎,或许从承天教灭门的一刻开始,她从内心就认为自己已经没有生存的必要。她内心的光是于墨霄在舒州城外荒野之畔赋予的,一次是在她偷偷离开寄舒山庄打算沦落天涯,于墨霄对她不离不弃时;一次是在她几近毒发,恍惚间重回旧地,险些跳崖自戕,于墨霄风尘仆仆千里从开封寻到她时。细心的读者,你难道没有察觉,那个寒冷阴暗的山谷,在接受早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之时,雾霭升腾,山泽萌动之间,山道之上,一人一骑迢迢千里为你而来,不正是郭熙曾经描绘的《早春图》上的景色吗?每个人在救赎他人的同时也是救赎自己,救赎自己怀有缺憾的灵魂。

林擎是一个更接近完美的男性角色设定,可惜第一章 我就把他写死了。随后只是穿针引线地多次出现在回忆中。林擎、刘一照、齐啸川、罗丹青四兄弟的经历或者折射了一些北宋同期水浒传的影子,对朝廷失望,或占山为王,与朝廷作对;或急流勇退,隐姓埋名;或被蛊惑被招安,但都得不到好的下场,这些惨烈的悲剧不是个案,也不全都是虚构,他们只是一些缩影和提炼,从侧面折射那个朝代末年濒临奔溃的先兆。

赵佶的几次出场都做了反复的考量,既要合理地安排他推进这个故事的进程,又希望能符合他君王的个性和身份。因此主要的三个场景:翰林图画院、崇政殿画瑞鹤图以及樊楼镇压叛乱都是取了史上有迹可循的几点元素再创作加工。看过宋徽宗的传记之后,加上个人对赵佶艺术造诣的偏好,书中对他的所作所为不乏一些洗白的成分,若不能苟同,还望诸君见谅,唯博君一笑尔。

作为读者,每一个人对什么是好的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我也不曾例外:比如说深入人性的人物塑造,行文流畅措辞优美,抑或是情节和故事的创新等等。但是在自己亲自提笔写之后,这些因素固然还是成立的,只不过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如同构建一件精密的机械结构一般地去撰写一部,营造骨架,铺设外观,填充细节,再让它灵动起来,着实是件令人绞尽脑汁又乐在其中的事情。

2018年6月,在一次北京回上海的的飞机上,我敲下了《绘春不知寒》的第一章 内容。回到上海后的第二周,我得知了自己怀孕的消息。在随后的四年多时间里,带着持久的热情与耐心,我陆陆续续地一章又一章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长篇。我总想着,等到我女儿可以读懂这本的时候,也许我会跟她说:其实妈妈在怀你的时候,却在另一个遥远而虚幻的时空孕育了另一个善良勇敢,坚定执着,敢爱又敢恨的女孩。她与你一同长大,你的名字“相濡”寄托了我们希望你即便在逆境中,也可以与他人相互扶持,给予力量的满心期许,而她的名字,虽然带着一丝寒意,心中却怀揣着对这个世间的所有热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