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节(2 / 4)

忙到脚不沾地的陆云柯也就稀里胡涂的吃了。

等第三天郴易风早上请假去城里打疫苗时,陆云柯忙碌了两天的成果也摆在了他面前。

几个草编的箩筐,一组放东西的架子,简单到都称不上是家具。

郴易风愕然了,心说这人不愧是只学了几天木工的花架子。

他都忍不住要为那棵被砍了的老树惋惜:“这东西,你真想卖?”

这种架子有点木工基础都能做出来,路二狗不会真打算拿这种东西卖钱还债吧。

作者有话要说:

文章背景借鉴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大背景,所以写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查了一下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货币购买力,进行一下货币换算,也好和现在做个对比,让读者们的感觉更直观些。

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22年,我国货币通胀率为10000%(非专业作者,只是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估算出的大约数值,四舍五入取整,并不严谨),也就是说,以前货币100块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00元的购买力(电器之类的除外,那时候国内生产力有限,这些家电用现在的眼光看,简直贵到离谱)。按照这个购买力,文中一千三百多元,相当于现在的13万,带入角色,就是主角要在20天赚够3万多才能还债。

未来几月还得赚够10万,类似于这种。

第59章 一亩灵田11

“总得试试。”

陆云柯笑了笑,推出自行车,将简单轻巧的木架子和箩筐绑在车轮两侧,拍拍后座,让郴易风坐上来。

而后他用铁丝拴住房门,一蹬脚踏,车子就载着两人驶向了小路。

晨风吹过郴易风的脸颊,他回头看去。

看向这个上一世迫不及待逃离,但今生再次回

顾的村庄。

这里一直都是全国最贫困的乡镇之一。

凉风带着出苗的小麦特有的香气,地头和长满青草的水渠里点缀着金黄的蒲公英,一群鸽子从头顶呼啦啦飞过,村人扛着工具,三三两两结伴去地头除草。

水渠里的水缓缓流淌,有个孩子揪下蒲公英和喇叭花丢到水沟里,于是一群孩子就追着那朵花,跟着大人走向地头,欢呼着,蹦跳着,争吵这花儿会顺水流到谁家的地里。

走在路上的每个人,忙忙碌碌的每个农民,他们祖辈都勤劳但贫困,忙忙碌碌多年,却只能穿着露出棉花的破袄子,脚上是能看到脚趾的鞋子,脸上和手上都有还没消褪干净的冻疮。

穷困几乎写在每一个人的眉间发梢。

但只是春日暖暖的阳光洒下,他们就忘了寒冬来临时的苦痛,带着笑畅想几个月后丰收的喜悦。

他们身上,有着城市青年厌恶怜悯,打心眼里拒绝成为的模样。

可人和人之间哪有那么多的不同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