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2 / 2)

出现……

辛秋之前质问过他:“肖启,你同我描述的地方是家乡吗?”

“所以,你是害怕街巷、还是害怕回去小巷里的家呢?”

他想起前几天在榕树亭下跟老人一起剥莲子的时候。

之前他在家乡的时候,也会帮叔婶老人一起剥玉米粒儿和蒜瓣,然后听着大家话家长里短,聊市井民生。

历历在目。

那些街巷里头,像李奶奶这样的老人很多,拉着他家长里短,他比其他人都细腻,也比其他人更懂交道,但似乎又比其他人更不擅长与人交往。

年轻人不同于老人,总是能在人群中得到更多的关注,黎肖启在其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他记起李奶奶给他看照片、语气很淡的跟他说这可能是她以后的遗照时的时候,他想,如果一直不回去,那在某一天自己是不是会没有机会看见他们了?

“我、我不知道。”

“那我们下次可以继续往里走,肖启你是这个意思是吗?”

“去、去,我们下回、下回晚上去吧。”

因为夜晚的路口才是黎肖启一直无法面对的,在扫街一天后精疲力尽的发现,各家灯火通明,小院温馨,他站在路口,却找不出哪盏灯是留给他的。

他每每还没到巷口,就知道家里肯定锁住了,在街头巷尾漫无目的地流浪的时候,当时只觉得小巷又细又长,像他那没有盼头的日子一样,后来呢?满心盼着离开那仿佛容不下他的地方。

在曾经日日夜夜的扫街中,他将视线驻留在每一条大街小巷中每一个人、每一方市井,他就是在那时候喜欢上了摄影和人文,他没有手机和相机,只是在不经意间用手框选,在脑海和画本里绘制分镜和画面。

有一次他借了别人的相机拍了张照片参加了摄影大赛,作品推到了省级,他获得了一部相机,那副作品就是在他活动坪拍的,后来他也时常在其中,其实现在回想,他能记得里面的全部模样,似乎他因此奠定了他现在正在走的拍摄之路。

是啊,倘若他自己都不愿意回去,那他拍出来的又怎么吸引得了别人呢?

给黎肖启的第二脱敏是在晚上,何忍冬下班后也过来了,像个随行的助手。

“师兄,谢谢你能来。”黎肖启这会儿跟何忍冬打着招呼。

他不用做什么,只要陪着黎肖启。

大多数情况,辛秋其实是不建议熟人或朋友在现场的,可能在无形中会给他带来压力,不过是黎肖启自己要求的,加上上次的脱敏情况,多个精神支撑也不是件坏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