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隆唐> 第七十七章:张文表动向成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张文表动向成谜(2 / 3)

,也怨不得张兴德排挤赵士城,只因衡阳城内只有他一个儒生,楚地尚武,又因为之前几个节度使如刘言,潘叔嗣都是通过武将的辅佐才荣登大位。

正值于此,这些武将都以为武平之主的位置更替如同儿戏,只需要通过武将来起兵作乱即可。亦如融不进一个圈子,是因为并不是一类人的道理。

赵士城在这个将堂内,就是一个异类,本身也是为衡阳考量才谏言的,只是一众武将在此,他本无罪,说了句话便成了有罪。

“张兴德!不可对先生无理!“张石想起他父亲张文表的交代,还是耐下心继续让赵士城继抒己见。

“张将军唐国开罪宋国,所行之举必然皆是为了日后抗宋战争做打算!我等,也确实可以用唐国这个弱点,来化敌为友,使唐国军为我武平所用!”

赵士城还是有些城府的,知晓与这帮武将争执起来毫无作用,索性直接绕过了张兴德,继续对此时的衡阳之主张石劝道。

“为武平所用?赵先生,唐军势重,要如何使唐军为武平所用?还请先生教我!”

“张将军唐国已然无暇再动用大规模的战争来扩张国土,以壮国力,眼下派刘仁赡这样的大人物来衡阳,必然是想为日后抗宋寻个依托!”赵士城微微挑眉,略加思忖道。

说白了,赵士城现在对于唐国的估量,是半知半解的,这道也不怪,整个衡阳城就这么一个儒生,还是个半吊子,与性格极端的武将形成了对比,所以张文表才会觉得赵士城身负大能,腹有良策,胸有大计。

那么,赵士城的考虑,显然唐国这个时候不敢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是正确的,北方宋国虽然主力都在北方对付耶律述律的骑兵,但这个时候南方仍然是紧盯着李煜伺机而动的,只是南唐毕竟有长江天险,若不解决长江天堑这个隐患,宋国也不敢轻易举兵南下,否则又会给了耶律述律可乘之机。

唐国在这个时候明目张胆的对武平发动大规模的吞并战争,不说会引起武平平民的仇恨,也会逼得南汉,西蜀国起自卫的应激反应,即便是刚刚与唐国结亲的吴越国,也不一定坐得住。

赵士城于唐国的处境来说,分析的是有理有据的,至于李煜的心思,他确实是没猜准

“袁州那边,刘仁赡还没传消息过来么?”

“回禀圣上,刘将军一直密切盯着张文表在郴州的动向屯兵五日未曾有一日松懈”

因为张文表这个不确定因素,此时衡阳城内的张石等人愈发惊慌,衡阳城门外的唐国监军王昌保其心不稳,袁州上高城内的刘仁赡也愈发紧张。

非止如此,金陵城内的李煜也有些坐不住,于政事堂召见韩熙载,潘佑等人针对目前的突发情况商榷唐国下一步该如何行之。

“朕无须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