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277章 及时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7章 及时雨(2 / 4)

“什么事?”

自从半年多前,从林为民那里拿到了第一笔捐款之后,张奇听从林为民的建议,直接跑来香江找有钱的富商募捐,可进展并不顺利。

这次已经是他来香江的第二趟了,只游说到了几笔十万港元级别的捐款,加在一起总共才五十万而已。

张奇为此着急上火,眼看着基金会的筹建已经半年多了,可资金到现在也没筹到多少,他根本没办法交差。

这次听说林为民也到了香江,他就赶紧找了过来,想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毕竟找香江富商募捐这个主意还是林为民给他出的。

林为民听完张奇的陈述,也感到有些挠头。

香江这帮富商,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张奇来香江能见到富商其实不多,多是亲内地的,可即便是这样人家也不想捐款。

原因很简单,商人捐钱,大多要的是社会效益。

要么让政府念你的好,要么让老百姓念你的好。

给文协捐款,能有什么用?难道让这帮文人给你写几篇文章歌功颂德吗?

那还不如直接捐款给政府,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不比捐给文协有效果?

“你现在的目标都有谁啊?”林为民问。

“邵一夫、金庸、霍官泰。”

霍官泰的为人林为民并不熟悉,可张奇说的前两位,那可是都是勤俭持家的富豪啊!

邵一夫不用说了,邵氏影业的创始人,从五十年代创立到六七十年代称霸香江影坛。

彼时邵氏不仅坐拥李翰祥、胡金铨、楚原、张彻四大王牌导演,还有姜大卫、狄龙、王羽等一众卖座明星。

“邵氏出品,必属精品”,成了香江无数影迷的信条。爱情片、枪战片、历史片等各种类型层出不穷,特别是武侠片和功夫片更是在西方各国广受欢迎。

但在电影飞速发展的背后,管理和利益分配问题,却并不公平。像李翰祥这个级别的导演,为邵氏拍着最赚钱的电影,每个月也只拿8000块的死工资。

更让老员工寒心的是,邵氏一边苛待老员工,另一边又花重金从别的公司招揽新人,对新人各种优待。

邵氏的双标做法先是导致胡金铨和李翰祥两大骨干离开,到后来在邵氏待了13年的大功臣邹文怀也因为邵一夫妻子入主管理而被迫辞职,继而创立了邵氏的死对头——嘉禾。

进入八十年代后,因为嘉禾和新艺城两大竞争对手的蚕食下,邵氏影业已经逐渐开始没落。

因为邵氏影业的没落,邵一夫将主要精力放到了手中的另一张王牌——无线电视台上,作风不改,且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如今的金庸还算不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