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1章 《茶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茶馆》(2 / 3)

过去,这个题材才算是解禁。

吴天明是看过《潜伏》的小说的,不光看过,对小说还非常之喜欢。

在看的时候他就觉得,这篇小说文字极具画面感,节奏紧凑明快,矛盾冲突剧烈,仿佛天生就是为影视化准备的。

“兄弟,有想过把你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吗?”吴天明用充满诱惑力的口吻问道。

那一刻,林为民觉得这个光头大佬比自己更有当神棍的潜力。

“老哥你说笑了,《潜伏》要想拍好,电影的篇幅恐怕不够。”

吴天明想过林为民会同意或者拒绝,但没想到他的思路如此清晰,连这种事都考虑到了。

“老弟有见识,《潜伏》的篇幅虽然不长,但节奏太过紧凑,要处理的信息太多,要想在电影的篇幅内把它拍好确实不容易。”

他表情充满了遗憾,但也明白林为民说的是个致命的问题。

之后,吴天明便再没有说过这个话题,转而聊起别的。

一顿招待,宾主尽欢。

林为民跟路遥喝的迷迷瞪瞪,搭着膀子回到了朝内大街166号,翌日起床头疼的厉害。

路遥改他的稿子,古桦也在赶稿子,林为民闲的蛋疼,想到了曹禺给他的那几张门票,正巧就有今天的场次。

傍晚时分,林为民骑着自行车来到首都剧场,这里1956年便成为人艺的所属演出场地。

剧场坐落于王府井大街北,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集演出、排练和剧院办公为一体。

国内在如今,找不到比这更牛的剧场了。

进入剧场,内部装修古典华贵,气势恢宏,观众席分上下两层,目测得有近千个坐席。

曹禺给的票座位很靠前,林为民走到距离舞台十米左右才找到自己的座位。

今天的剧目是《茶馆》,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剧目。

《茶馆》在1958年首演,但在当时受到欢迎的同时也遭受了很多非议。而后1963年《茶馆》复演,增加了一些积极性的内容,原作者老舍先生对此很不满。

直到去年,《茶馆》终于原本复演,在燕京引起了轰动。

林为民以前看过电影版的《茶馆》,几乎就是话剧版的复刻,连演员都是一样的。

于是之、郑荣、英若诚、蓝天野、林东升、胡宗温……

随着旁白不疾不徐的展开,各色人物粉墨登场。

林为民的位置距离舞台足够近,不仅能够近距离聆听演员的每一句台词,观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连他们脸上每一个微妙的表情的看的一清二楚。

所有的舞台细节,都近在眼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