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101章 1982年要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1982年要来了(2 / 4)

月已经过半。

上班时跟同事们聊天的时候才察觉,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到了这个时间段,所有的机关、工厂的工作都进入了一种懒洋洋的状态,国文社也同样如此。

这段时间,林为民基本是家、国文社、人艺这三点循环,《霸王别姬》的排练进行的有条不紊,人艺打算争取今年上半年能够公演。

对比《触不可及》的筹备、排练时间,《霸王别姬》花费的功夫可要多多了,由此可以看出人艺对这出戏的看重。

也难怪人艺对《霸王别姬》如此看重,年初刊登《霸王别姬》的四月号《人民文学》的销量早已突破了百万册,九月份《霸王别姬》单行本上市,首印三十万册不到两个月便销售一空,加印五十万册,到了年关岁尾也有售罄的趋势。

《霸王别姬》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的热捧让人感到震惊,纵观八一年的国内文坛,能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陆遥的《人生》了。

相对于这两年稳步发展,厚积薄发的林为民,陆遥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作家更像是一夜成名的典范。

他真正在全国读者面前亮相,大概要算是在《当代》上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这篇小说,颇受到了一些好评,《当代》主编覃朝阳还专门撰文鼓励陆遥。

然后便是《人生》在《当代》发表,仿若石破惊天,全国的读者在短短几个月内都记住了这个叫做陆遥的作家和他的小说《人生》。

刊登着《人生》的这一期《当代》同样取得了惊人的销量,甚至比《霸王别姬》对《人民文学》的加成还要大,在民间的影响力上似乎也是这样。

造成这样差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题材和内容的亲民上。

林为民在作品的处理上,可能已经很通俗了,但在题材上《霸王别姬》对比《人生》是具有先天的劣势的。

《人生》以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主人公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是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体现出了那种艰难抉择的悲剧性。

往前数十几年,上山下乡的大潮影响了全国数以亿计的普通老百姓,而这些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中青年又恰好是如今文学大潮的主力军。

《人生》这样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太过亲切。

尽管有点被抢了风头的嫌疑,但林为民是《霸王别姬》的作者,也是《人生》的责编,对于这两部作品受到的欢迎,他同样高兴。

最近,社里又有了点新动向。

准备三月份举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大会。

这个评奖活动始于1979年春,是国内第一次举办全国小说评奖活动,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