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189章 托孤寄命的朋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9章 托孤寄命的朋友(2 / 4)

笔会时间,除了其间每隔一天穿插了一场前往YT市周边景点的活动之外,其余的时间全都交由了作家们自由支配。

林为民还特地组织了几次活动,但基本都是自愿形式的,参不参加随意。

这种极度宽松和自由的笔会形式让大家在感受到充分的尊重之余,更多的是一种真正的放松,也因此有了更好的心情深入的交流。

“心武老师!”

“林老师!”

宾馆院内的松树林里,林为民找到了因短篇《班主任》而走红的刘心武,这部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刘心武也因此一战成名。

“这两天在这里待的感觉怎么样?”林为民问道。

东山宾馆建于六十年代,东接黄海,北依东炮台。院内苍松翠柏,绿草茵茵,鸟语花香,园林风景引人入胜。

院里的风景看腻了,可以去室内参加活动。如果想出去玩,隔一天就有周边游,剩下的一天也可以自由活动,逛逛YT市内的景点。

这样的笔会,实在让人满意的不能再满意。

而这一切,都是出自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手笔。

“好的不能再好了。每天有大把的时间游玩,闲暇之余跟同志们交流切磋,夜晚无事静下心来写作,速度都快了不少。”

林为民道:“这么说,您那篇稿子快写完了?”

“快写完了。”

林为民点点头,快写完就好。

笔会不怕大家浪,最怕的是不出成果。

这次《当代》举办的是“长篇研讨会”,出成果肯定没那么快,绝大部分人都得回去之后憋个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才能写出东西来。

对方的这部算是意外之喜了。

“这篇《钟鼓楼》大家都很看好,回头您稿子写完了直接交给我,我安排尽快给您发表。”

“谢谢了。”

两人聊完了作品的事,又站在苍松翠柏之下,闲谈了起来。

不远处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笑声。

于华推着石铁生,后面跟着马原、谟言,几人有说有笑的走在院里的小湖边。

离着他们几米的地方,黄安仪和金莹走在一起,旁边还有顾桦、姜子隆两人。

再和谐的地方也是有圈子的。

这次笔会,不少文研所的同学都在受邀之列,这并不是林为民徇私,而是这些人确实已经在国内的文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受邀的资格。

算上林为民,这次笔会里足有五个文研所的学员。

而另一边,《当代》83年第一期所推出的几位青年作家,于华、马原、谟言,似乎也是自动就结成了小团体。对了,还要加上一个编外人员石铁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