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都市小说>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224章 津门及时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 津门及时雨(2 / 4)

)这辈子太苦了,这本书我答应了老郭,要让他做一回富家子弟,来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彼时彼刻,令人不胜唏嘘。

《情人》发表后,我第一时间有幸拜读,中郭玉道与简一往情深,虽天涯两隔,却至死不渝,可歌可泣。读罢后令人掩卷赞叹,为民同志完成了他对育稻兄的承诺。

……

育稻兄去世后,为民同志亦对育稻兄家人有过资助,此事由育稻兄妻子在西宁文协同志上门慰问时告知,后传于诸多文坛同业耳中。

……

以上种种诸事,心情激荡之下,内容杂乱繁复,向阳同志可自决是否有可用素材,或将此封回信登于报上,亦无不可。

子隆只在此表述一句:《情人》之“郭玉道”绝非旧上海汉奸商人。今次为民同志蒙受小人无端抹黑、造谣,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伤害,同时也是对过世育稻兄的诋毁。此事我已知会西宁文协,盼伱去信核实情况后将消息公诸于众。

……”

《燕京青年报》二版上的这篇文章相比一般的文章要长不少,标题是《再论林为民与》,副标题是。

作者还是李向阳,林为民印象中那个热情得过分的记者同志。

四千多字的文章,大半是李向阳与姜子隆、西宁文协的通信内容,剩余的便是李向阳讲述他如何对林为民被批判这件事产生了兴趣进而写下这篇文章。

在文章的最后,李向阳不忘呼吁对于读者们明辨是非,不要被阴险小人的伎俩所愚弄。同时又高屋建瓴的指出,因言获罪的风气不可长,断不能开历史的倒车……

通篇文章看完,林为民只感到一阵酣畅淋漓。

尽管老姜那封信的内容把他夸得跟个在世圣人一样,有点肉麻,可被人夸谁又能不爽呢?

现在林为民什么情况?

姜子隆冒着风险让李向阳把他们之间的通信发到报纸上为林为民张目,实在让林为民铭感五内。

“老姜啊!老姜!”林为民拍着报纸,嘴上念叨着。

以前我就觉得你个浓眉大眼的,是个当大哥的样子。

现在一看,文研所头把交椅,非你莫属了!

我愿称你为津门及时雨。

再把目光投到报纸上,看着“李向阳”这三个字。

林为民对这位印象中热情的过分的记者同志本来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可前后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还好,感觉只是站在与大部分批判者不同的角度解读林为民和《情人》这部,当然是以夸赞为主。

可到了这第二篇文章,给人的感觉,他仿佛就是林为民的代理律师,在为林为民这个“喊冤入狱”的作家奔走疾呼,不遗余力。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卷入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