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老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书生撩人 > 第86节

沈蓁蓁见状,主动和杨大婶拉起家常来。

“大婶子,您家几个儿女啊?”

杨大婶给沈蓁蓁端了一碗粗茶水过来,道:“四个,两儿两女,女儿都出嫁了,两个儿子也成了家。”

杨大婶家也有个孙儿,两岁多了,也是眉清目秀的模样,沈蓁蓁便让两个孩子一道玩。

沈蓁蓁教和畅叫人。

“叫哥哥。”

“哥...哥。”和畅乖乖地叫了,口齿还不清楚。

杨大婶本来听沈蓁蓁这么教儿子叫他孙儿哥哥,还暗暗吓了一跳。后来聊久了,见县令夫人果然毫无架子,十分亲和,也逐渐轻松下来。

杨大婶一定要留沈蓁蓁他们吃饭,沈蓁蓁谢绝几次,见杨大婶真挚热情,也就随她做饭去了。

快两个时辰,梁珩他们才回来,和畅已经玩累了,在沈蓁蓁怀里睡着了。

杨大婶早已做好了饭,梁珩本来回来就想接着妻儿走,杨大婶和杨里正连忙留饭,梁县令几次来水田镇,没有一次在哪家用过饭。

梁珩见杨里正夫妻盛情挽留,想着沈蓁蓁肯定也饿了,只好谢过里正夫妇。

杨里正没想过梁珩真的留下来用饭了,喜得连忙叫他儿子去打好酒回来,被梁珩拦下了。

夫妻两在杨里正家用了饭,梁珩陪着杨里正喝了一杯酒就不再喝。倒是杨里正十分高兴,自己喝了小半斤。

农家菜十分可口,沈蓁蓁连吃了两碗饭,直夸杨大婶做菜好吃。

自己做的粗茶淡饭,竟能得到县令夫人的夸奖,杨大婶高兴极了。

梁珩夫妻用过了饭,告辞了杨里正一家,往城里赶去了。

梁珩在江宁任官的三年里,就这一回在百姓家里吃了饭。后来梁珩被调走,杨里正还时常与村民谈起梁县令曾在他家吃的这顿饭。

时间如流水,转眼地里的天黍叶就枯黄了。

百姓们收获天黍时,比收获稻谷更高兴,一个一个的天黍棒子,颗粒饱满,一亩地就能收获千斤,比稻谷多出三倍有余。就算不幸遇到荒年,这天黍够一家人吃好几年。

沈宴早就准备好,准备等江宁的百姓交了天黍税,就将百姓手里多余的天黍都收上来。没想到这时候朝廷下来了旨意,今年百姓不交天黍税,百姓自留种子,其余的都要卖给官府。

这旨意来得突然,却又并不让人意外。现在不过江宁和京城周边一些地方种了天黍,天黍想要在全国上下普及,官府定然要将天黍收上去,再分发各地,作为粮种。

沈宴有些失望,但这是天家的旨意,谁都不能违抗。

梁珩早就听了沈宴的计划,这会儿收到皇上的旨意,也只能安慰大舅子了。

朝廷给的价格是一斤三文,很多百姓家都是种的四五亩,卖下来也能有十余两的收入了。

江宁就在淮河边上,从江宁运粮进京,自有河运和漕运,十分方便。

朝廷派了十余艘大船来,将全县百姓卖来的天黍装了船,运进京去了。

......

年复一年,和畅满两岁的时候,梁珩接到了擢升文书。

擢升进京,等新县令到任,接交了工作,梁珩就要启程进京述职了。

县令三年一换,就是梁珩没有说自己要走了,百姓们也明白,这个年轻的青天大老爷要走了。

梁珩再次下乡时,便有乡亲小心翼翼地问他什么时候走。

梁珩在江宁三年,这三年并不是他给江宁百姓创造了安乐,百姓本就该是安乐的,他做的,只不过是不去打扰百姓的安乐。

那乡亲话一出,梁珩周围的乡亲们都沉默了下来,气氛变得凝重。

梁珩勉强笑了笑,道:“可能在五六月份了,等下一任县令到任,我就要去京里述职了。”

百姓皆沉默不言,他们知道,像梁珩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他们应该不会再有这个好运,碰到第二个了。

几个中年汉子,忍不住红了眼眶,几个妇人,更是抹起了眼泪。

梁珩很难受,却又不知如何安慰百姓们,他这一走,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下一任县令是好是坏,梁珩现在官微言轻,却是管不了的。

梁珩回家时,沈蓁蓁正在厨房帮着赵氏做饭。

和畅见爹回来,十分兴奋,大步朝爹走过来,梁珩看着儿子的笑脸,心里的阴霾散去些,蹲下身,将扑过来的儿子搂进怀里。

“爹,娘买糖葫芦。”

沈蓁蓁今天带着和畅上街去买了些东西,和畅见到卖糖葫芦的,就走不动路,沈蓁蓁就给他买了一串。

“好不好吃?”

和畅点点头,拉着梁珩走。

梁珩不明白儿子想做什么,跟着他往房外走。

和畅拉着梁珩到了厨房,见沈蓁蓁正在切菜,他娘在炒菜。

“夫君回来了。”沈蓁蓁早就听见儿子大呼他爹的声音。

梁珩来不及回答,和畅就想拉着他继续走,梁珩应了一声,又跟着儿子走。

到了桌前,和畅停下来了。只见桌上有半串糖葫芦。

沈蓁蓁看着和畅拉着他爹过来,笑道:“和畅说了,要给爹留一半。”

梁珩看着那串甩出很长冰丝的糖葫芦,最上面的一颗还留着几个牙印。梁珩心里的阴霾一下就彻底散去了。

梁珩看着笑嘻嘻的儿子,一把抱起来,在儿子秀气的脸上使劲亲了一口。

新上任的县官很快来了,名钱胜。看着年过四十,此前已经在别处任过县令了。

梁珩一丝不苟地跟他交接着工作,这钱胜一开始极认真,后面可能嫌梁珩事无巨细,有点嫌梁珩啰嗦,便微微不耐烦起来。

梁珩是要调进京城的,明眼人都能知道,梁珩不出意外,会青云直上。这钱胜等了多年,才等到调来富庶的江淮来,也不敢得罪梁珩。

来之前,梁珩先前的事,他都听说了,这江宁县如今只怕是上面关注的重点,虽然富庶,却不能像其他县一样,任他所为。也不知是好是坏。

虽然钱胜将不耐掩饰得极好,梁珩还是感觉出来了。

钱胜见梁珩突然停下来,不由一愣,“梁大人?”

梁珩转过身,面色严肃,“钱大人,我不知道钱大人以前在任县是如何做县令的。我有一句话想告诉钱大人。”

钱胜忙道:“梁大人请讲。”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声却能流传千古。美名如此,臭名亦是。”

钱胜一怔。

梁珩收拾好了东西,本来打算悄悄走了,不想惊动百姓。

没成想,当梁珩一家走出后衙时,才发现,百姓们早已将街道挤满。

梁珩看着默然竖立,静静看着他的满街百姓,内心剧烈地震动不已。

梁珩朝四周深深鞠了一躬。

“我这就要走了,多谢乡亲们来送我,我一家在江宁三年,亏得乡亲们照拂。”梁珩不禁哽咽。赵氏出门买菜,那些进城卖菜的百姓们,每次都不肯收钱。每年大年初一,总有数百百姓来给他一家拜年。

百姓们哽咽在喉,挽留的话说不出口,只哽咽道:“梁大人,您一家一路平安!”

梁珩见百姓们皆低头抹泪,眼里也酸涩不已。

又朝百姓一鞠躬,“谢谢乡亲们来送我,都回去吧!”

张安和一家也一早赶来了,沈家的伙计帮着抬行李。

沈蓁蓁牵着儿子和赵氏上了马车,梁珩朝百姓挥了挥手,不忍再看那一张张饱经风霜,泪眼朦胧的脸,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动了,百姓们让出一条路来,梁珩从窗口伸出头来,回望着深深爱戴着他的百姓们。

千数百姓们泪眼朦胧,不停地朝他挥手道别的场面,梁珩一生难忘。

这送别场面另一个人也看到了,这个人就是钱胜。

钱胜当了几任县官了,从来没有哪次离开时,得过一个两个百姓相送。

钱胜想起梁珩送他的话,半天不能言语。

第110章

三天后, 梁珩一家到达了京城。

沈蓁蓁在京里有一栋陪嫁宅子, 就是上辈子林行周一家来京住的, 所以沈蓁蓁不想去那栋宅子。

沈蓁蓁便托大哥在京里帮他们相看一栋宅子。

沈家在京里有好几处宅子, 沈宴便给他们安排了一栋离宫城最近的,以便梁珩以后上朝。

朝廷明令禁止,官员家属不得行商。所以沈蓁蓁他们一家现在最大的收入就是梁珩每月三两六钱俸银、六石俸料。

一家人坐着马车进了城。

和畅好奇地趴着车窗边, 看着外面繁华的街道上人来车往。

天子脚下,物华天宝, 十分繁华。和畅人生第一次走进了这座古老的皇城。

“娘!吹糖人!”

和畅看到街边有吹糖人的小贩, 兴奋得叫起来。

赵氏见孙子高兴,笑道:“回头祖母给你买!”

一刻钟后,马车在一处宅院前停了下来。

梁珩抱着儿子, 沈蓁蓁扶着赵氏下了马车, 立在宅门前,门楣上空空的, 什么都没挂, 想必是她大哥吩咐人将以前的取了下来。

宅子里的奴仆早就得了消息,十余人站在门前, 迎接梁珩一家人。

这会见人来了, 管家跪下来带头问好。

“给老夫人, 老爷、夫人请安。”

后面的奴仆也跪下问好。

因为在凉州时也有人伺候, 赵氏现在对这种请安倒是见怪不怪了, 连忙让人起来。

管家又吩咐小厮上来帮忙搬行李。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