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夫子(1 / 7)

能在区氏的厅屋中居中而坐的, 必然不是这府中的下人。再府中几位姑娘都在她面前屏息, 想必是几位姑娘的教习。想到这里, 如玉倒想起一个人来。

西京那刘婆子是宫中端妃娘娘膝下和悦公主的教习, 教她礼仪起座。她曾说那和悦公主长到十二三岁时发生了一件事儿, 是件挺丢脸, 密不能宣的事儿。

皇帝最疼爱的小公主出了事儿, 责罚自然要这些教养嬷嬷们来担。

因刘婆子与端妃尚有多年的情份,所以替她求了个情,私底下便将她放出宫了。而之后, 和悦公主的教养嬷嬷便由另一位姓姜的宫外妇人来兼任。要说这位姜氏,恰就是本朝太子妃的姑母,平凉侯姜顺的长姐。

这姜氏无子而归娘家守寡, 一直守到五十岁上, 在如今尚节妇,崇烈妇的世俗风气下, 算是豪门贵妇们的楷模。如玉瞧她的面相, 暗中断定这位妇人该就是那姜氏, 捏指一算, 随即敛礼道:“媳妇见过姜大家!”

不但这位姜大家, 那扈妈妈也是一怔,没想到如玉能立刻就把这位姨奶奶给认出来。她站起来, 围着如玉走了一圈儿,忽而出手, 手中却是一把戒尺:“既到了我手里, 就把那野心都收一收,认认真真跟我学规矩。要说这一京城的贵女们,谁能越过我家去?一个皇后,一个太子妃,皆是我姜家出的。

扈妈妈似笑非笑,接过话茬道:“二少奶奶,咱们夫人吩咐了,叫您跟着几位姑娘学规矩,您没意见吧?”

如玉一笑:“怎会?媳妇全听姜大家的。”

那刘婆子还说,这姜大家规矩做的极好,《女诫》、《女孝经》皆是背的滚瓜烂熟,就是一本行走中的《女诫》,对待和悦公主也极其严厉。

区氏自己忙的顾不上整治如玉,却请了一尊神回来。这姜大家一双三白眼扫过国公府几位姑娘,声音威严而又刻板:“姑娘们,昨日所讲《女孝经》第十四章中,关于‘女子之事父母也孝,故忠可移于舅故’这一段的心得,你们可都做好了?”

几个姑娘规规矩矩站着,身后的丫头们捧出功课来,一人皆是厚厚的一沓宣纸,看得出来,各人皆是洋洋洒洒不下千言。这姜大家一一扫过,戒尺在宣纸上刷刷有声,印堂两道悬针纹时时跳跃,几个姑娘大气也不敢出,一眼不眨的瞧着她。

虽说如玉自三岁起便由祖父亲自带着读书,但她所学,多半是西夏文、契丹文,以及土蕃文,婆罗迷文书。关于《女诫》、《女训》、《列女传》等妇闺妇仪方面的书,也只在西京时跟着那刘婆子突击学过几天。若此时姜大家考教起来,倒真要闹笑话了。

姜大家安排完几位姑娘的功课,便与那扈妈妈并几个婆子带着如玉一起往后院。她道:“妇功者,先蚕织,次中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