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老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太子妃的荣华路 > 第94节

“这位兄台,你……”

“许兄弟可暂称我为耶拉。”

武将换了一身不显眼的便服,微微一笑,虽掩藏在络腮胡之下,但却能看见眼角稍翘。他抱拳,语带歉意,“我暂不能以本名相告,请许兄弟见谅。”

耶拉,意为胜利。

很普通的一个鞑靼名字,武将用着却有不一般的意味。许驰当然不会强人所难,笑道:“好,那我等兄弟来日坦言相告,届时我们不醉不归。”

“好!”

耶拉应了,他也不废话,随即压低声音,“许兄弟,我今日前来,是有一要事相告。”

“哦?”许驰疑惑,“耶拉兄弟请说。”

“今日下午,王宫传出指令,本来暗中驻扎在大周接壤边境的驻军,开始悄悄往太原、蓟州方向移动。”耶拉这几日刚升了一级,因此能获悉的消息更深入。

话罢,他看着许驰,“我想,这个消息,你应该用得上。”

很凑巧的,在今早,耶拉发现了进城的临江侯府送信者,他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但对方迥异的服装面容,引起了他的注意。

刻意观察之下,他又发现了许驰踪影,后者虽有伪装,但二人才见过面,他还是立即认出来了。

耶拉本来就很关注这些消息,见状再添几分关注,送信者直奔北枢密使府邸,乌恩进宫没多久,这调遣命令很快就出来了。

他很容易就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耶拉眼睛很毒,不过见过许驰一次,便知道对方是个同类之人,心存正气,有原则有底线。由仆可见主,对方的主人,想必歪不到哪去。

因此,他伪装一番,特地报信来了。

“你……”

许驰身为暗卫副统领,有眼光有能力,他当然知道这消息对己方极有用。不过,这也不妨碍他此刻诧异。

耶拉为何要告诉自己?他不是应该第一时间报告自己上峰吗?

就好比许驰本人,他是东宫麾下暗卫,有了消息,必然第一时间报告皇太子的。且作为一个暗卫暗牒,必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没有得到主子允许的情况下,他不会将探获的消息外泄。

耶拉看着并非一个没有原则的人,但他行事却出乎许驰意料。

“耶拉兄弟,你为何……”

耶拉微微一笑,他明白许驰的意思,不过他没有解释,“许兄弟,此事可否日后再说?”

他没有上峰,失去记忆近三年,不清楚昔日旧部情况,也不敢轻易联系,于是,才会如此行事。

“当然可以。”

许驰并未怀疑对方分毫,既然对方有隐情,他便压下疑惑。

这个话题结束以后,耶拉沉吟半响,最终还是抬眸说:“这送信者,很可能来自坤宁宫。”

上午肯定了送信的是大周来人后,他立即直觉是皇后一党。毕竟,他是当年松堡之役的幸存者,恢复记忆这半年以来,一直在努力打探当年通敌之事。

耶拉已大致还原真相,现在只欠证据。

失联近三年,不知局势人心变化如何,绝大部分旧部不能联络,他势单力薄,想要取得证据,借力是一个很好的法子。

身处敌营,耶拉本不敢轻易借力,好在他遇上的许驰一行。

在再次见到许驰后,他就开始犹豫,最终,还是做出的决定。

毕竟,对方能追踪送信者而来,必定是已经掌握了这个消息,他们目的是一致的。

耶拉这句话是试探,也是引出话题,却让许驰大吃一惊。

他失声道:“耶拉兄弟,你竟知道此事?”

当年线索全部被抹个干净,东宫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查探道如今地步。而如今看对方的样子,知情情况显然不必己方少。

耶拉既已决定,该透露的也不含糊,“没错,此事就是我蛰伏鞑靼的目的之一。”

许驰看向对方,思绪急转,沉吟片刻,已有决定。

两人眼神交汇,既然目的相同,瞬间达成协议,“以后多劳耶拉兄弟了。”

“此乃应有之事。”

随后,耶拉话锋一转,问道:“我可以冒昧问一句,许兄弟是何处之人?”

既然要与对方合作,自己也透露给对方一个重要消息,他希望知道对方的主子是谁。

许驰不是不知道耶拉的意思,对方要求不算过分,只不过,他身为暗探,却是有原则不可侵犯。

他摇了摇头,“耶拉兄弟,你知道我不能说。”

耶拉当然知道,但他也听出了徐驰话中松动之意,微微一笑,他直接报人名,“霍川?”

许驰剑眉一挑,神色不动,却也没阻止。

“张为胜?……”

耶拉将心中猜测的几个大将都说了个遍,对面人依旧不见动静。他不禁蹙眉,许驰几人身手高超,遍观整个大周朝,能有这样实力的人不多。

骤然间,他灵光一闪,一个让他呼吸急促的答案脱口而出,“东宫?”

果然,许驰眸光微微一闪。

“果真是东宫!”

耶拉虎目圆睁,双手紧握了一把圈椅扶手,表现实在有些过激了。许驰诧异,“耶拉兄弟,这不知有何不妥?”

“不,很好。”

耶拉垂下眼睑,努力压了压波动的心绪,片刻睁眼,已恢复如常,“皇太子贤能,有大才,我等心悦诚服已久。因此骤闻此事,方如此惊讶。”

末了,他往南边拱了拱手,还是忍不住添了一句,问道:“殿下贵体可安?”

耶拉其实是想问另一个人,但此言不可宣之于口,他话到嘴边又给换了。

许驰也向南拱手,笑道:“殿下大安,东宫即将添嫡子,大喜在即。

嫡子,必然是太子妃所出。耶拉骤不及防闻听此讯,又惊又喜,一大把络腮胡也掩不住他的喜形于色,连连道:“好,好好!”

他反应其实有些大,与之前所见稳重大不相符,不过大周的忠臣良将,基本都极期盼东宫添嫡子的,耶拉表现也不足为奇。

因此,许驰也能理解。

接着,两者商议了一番,等耶拉离开后,许驰立即再次修书,将对方告知的情报记录,立即传回大周。

这个消息,确实给东宫带来不少帮助,高煦接到信报后,立即调整计划,将监视重点放在太原、蓟州两处边城。

果然,没多久后,这两处边城基层,都有了几起骚动,导致少数兵卒暂时不能当值,只能换人顶上。

至于哪个是鞑靼细作,这点不得而知。

高煦眉目一片冷肃,“传信下去,先监视着,半个月后再动手。”

怎么也得等通敌信笺出了王宫,才能将这些人撸下,提前惊动鞑靼可汗,并非上策。

东宫运筹帷幄,按照常理,应是大获全胜的,在过年前便将信笺拿到手,并把纪皇后一党一网打尽。

只可惜,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几方人马密切关注之下,那个传信男子面色凝重竟空手而归。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鞑靼可汗出尔反尔?

高煦刚下令彻查,不想,坤宁宫崔六娘便有紧急情报送到。

第九十五章

“什么?”

皇后“腾”一声站起, 带倒了炕几上的珐琅小香炉以及茶盏,骨碌碌滚下地后, 乒铃乓啷摔了一地。

她丝毫未觉,只大睁双目, 看着面前两个儿子,不可置信问道:“钧儿烨儿, 你们说什么?信笺早已遗失?”

封后十数年, 皇后罕见这般震惊,她简直无法相信, 一直以为被握在鞑靼可汗手里的要命把柄,居然早不在了。

魏王陈王郑重点头,“千真万确。”

皇后闻言, 半是高兴半是担忧, 又夹杂着气愤,一时不知作何表情。

高兴是信笺已不再鞑靼可汗手中, 对方无法再要挟自己母子;气愤是之前被对方蒙骗了, 付出一半代价却没有得到回报。

至于担忧, 当然唯恐信笺落在其他人手里,不定什么时候会跳出来, 咬自己一口。

皇后连忙拉两个儿子坐下来, “快,快给母后说说。”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她眉心一蹙, 何人敢抗命接近并吵嚷,扬声喝道:“都给本宫滚下去。”

若有需立即处理的大事,胡嬷嬷会敲门禀报的,皇后因此不以为意,只紧盯着两个儿子,等待答案。

外面立即恢复安静。

魏王是兄长,他负责讲述,陈王在旁补充,二人将刚知悉的情况一一道来。

关于这一点,鞑靼可汗得了好处,倒没隐瞒,很爽快将当年遗失信笺的情况说了。

当然,他不可能说自己被楚立嵩杀得狼狈后遁,否则可汗颜面何在?因此有关战争场面一句带过,只表示,那信笺他当时揣在怀里,跟对方大将干一架后发现不见了。

事后,他也找过两回,不过没见踪影。

此事对可汗影响不大,因此他轻松自在,说明白遗落在战场,便算了事。

只不过,对皇后几人来说,可不是这样。

这对方大将,不就是楚立嵩吗?

不说楚立嵩是皇太子心腹,跟皇后呈敌对态势,即便是普通战将,被己方勾结敌军陷害,恐怕也恨得要死吧。

楚立嵩不久后战死了不假,但这中间还有一小段时间,若他真捡了那份信笺,他有无可能做了些什么?

皇后脸色青白,冷汗登时下来了,陈王见状忙安慰道:“母后,当时战场情况万分危急,楚立嵩大军驰援一刻不停,他若捡了信笺,不可能有空隙传出去。”

“很快,抵达松堡以后,他连同率领的援军,就全军覆没了,他也无法张嘴说出去。”

“当然,更有可能他没捡到信笺。”那信笺或许在落地的时候,便被千军万马践踏而过,化为泥泞了。

陈王仔细分析很有道理,皇后魏王神色松乏很多,只不过,他随后话锋一转,气氛又紧绷起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