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人司马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人司马懿(1 / 3)

是的。

这个时空当中,司马懿的名声并不好。

甚至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比如说刘晔,再比如说荀或,还比如说荀攸,又比如说董昭……

这些厉害人物之所以会这么想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他劝进了。

有人或许会说,劝进有什么大不了的?

陈群不也一样劝进了吗?

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司马懿是劝进当中最为热情的人。

热情到几乎跟后世明朝的那个名为姚广孝的道衍和尚差不多。

看到这些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能,甚至还会觉得,这是在胡说八道。

因为道衍和尚的名声,那是真的好。

不仅好,而且绝对能算得上是大明的一块招牌。

但实际上说起来,道衍和尚的名声之所以会那么大,有两个基本的原因。

一,朱棣成功了。

二,他没有求名利。

当然,严格来说,其实还有第三点。

元朝末年的时候,很多儒生的气节跟东汉末年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前者提倡愚忠,后者则是有着气节。

什么是气节?

最起码来说,你司马懿不能那么上蹿下跳,更不能那么的热心。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曹操还答应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因为如果像是历史上一样,曹操一开始没有答应司马懿的劝进,那他的名声大概还会好上那么一点。

而且也必定会得到曹操、曹丕、曹叡等人的重用。

在这个被重用的过程当中,司马懿便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一点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力量了。

历史上就是这么发展的。

若非如此的话,历史上的曹叡也不会让他做托孤重臣。

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啊。

以现在的形势而言,汉室的气数,虽然看起来已经尽了。

可实际上,却并不尽然。

最起码来说,汉室还有荀或这么一个守门员。

且不说他到底是出于什么想法谏说曹操的,最起码他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还有荀攸。

他本来就是今年才死的。

可现在呢?

这俩人都没死。

这两个人都没死的结果,也就代表着以他们为首的势力,还很壮大。

不。

不能用壮大来形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人所代表的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