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老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奇兵

九月二十五日,微阴,天空似有乌云密布。

张仲坚抬头看了看空中的乌云,放眼远眺东侧,并没有看见什么突厥游骑,这是正常的,自从段志玄那日击破数千突厥之后,事实上已经停战了,都布可汗只是以突厥骑兵小队时不时在外来回震慑唐军而已。

不过张仲坚也遣派斥候探查,付出一定的代价后得知,如今突厥分为两部,都布可汗率主力驻扎在山水河、安乐河的下游,遥制安乐州,这让张仲坚有些狐疑,他不太能确定稽胡首领刘女匿成的心思。

但张仲坚对原州刺史张士贵还是挺有信心的,此人文武兼资,又生性谨慎,即使稽胡降突厥,也难以偷萧关入原州。

另一部分突厥兵力布置在北侧,约莫是在距离鸣沙大营六七里的地方,依山立营,大约是一万到两万的兵力。

“都布可汗的主力距离鸣沙大营至少五十里。”唐俭出现在身侧,“应该是赶不及的。”

看张仲坚脸色复杂,唐俭补充道:“中宁那边已经出发了,郭孝恪亲自领兵,以侯洪涛、冯立为先锋,侯君集为后盾。”

“嗯。”张仲坚应了声,“此战若能胜,且看都布可汗有何动向,但此战若败……”

这样的冒险,让此刻的张仲坚也掌心潮湿,若是败北,不仅葬送多位大将的性命,接下来鸣沙大营只能收缩防线,拼命死守,等着战事在其他地方结束。

其实说到底,在接到李善的来信之后,在察觉都布可汗的诡异之后,张仲坚下定决心,绝不能只是坐看这场战事……我要成为这场战事的主角,至少是主角之一。

在李善的身边,张仲坚是最渴望向上攀爬的那个人……这一切源自于他的志向与之前十多年内被无视造成的反差。

唐俭笑着说:“魏嗣王当年在山东、代地甚至在泾州、原州亦以奇破敌,既然是奇兵,自然有些许风险。”

张仲坚微微摇头,“阿郎看似剑走偏锋,实则心有成算,当年招抚苑君璋,去岁雪夜下萧关,看似冒险,实则有必胜把握。”

整理了下心情,张仲坚转头看向大步走来的刘仁轨,轻声道:“泾州一战,你手持中军大旗,随阿郎冲阵,一战功成,此战你亦携旗在某身侧,旗倒,斩你头颅。”

甲板上的郭孝恪放眼望去,黄河岸边虽多有丘陵,但一望无际,却见不到什么人迹,他猛地锤了下船头,厉声喝道:“此战必胜!”

船队缓缓停靠在岸边的码头处,率先下船的侯君集打量了周围一眼,忍不住回头看了眼码头,发现码头明显的垒高了,使得船只上的士卒、战马能轻松的下船……估摸着这不会是巧合,很可能张仲坚那厮早有谋划。

三千骑兵有条不紊的下船,在码头外集合,提前遣派的斥候也已经回报,五六里范围内均无突厥行踪,显然,突厥根本没有发现一支船队绕到了他们的身后。

这不能怪突厥人想不到这一点,一方面本来草原部落就对河流比较犯怵,就算斥候四出,也很少靠近黄河,另一方面是因为从鸣沙大营外两里处,就有群山峻岭遮掩住了黄河,事实上不仅仅是黄河的东岸,西岸同样有群山峻岭,使得这段河道被称为“青铜峡”。

有青铜峡的遮蔽,驻扎在鸣沙大营北侧的突厥大军怎么也发现不了一支船队绕到了他们的身后,并露出了狰狞的嘴脸。

“约莫十五六里。”曾经参与了灵州大战的冯立迅速做出判断,“往南六七里,就是突厥营地。”

侯洪涛补充道:“兵力大约在一万到两万之间。”

顿了顿,侯洪涛加重了语气,“一旦破敌,鸣沙大营必然出兵。”

郭孝恪嗤笑一声,“敢不出兵,在这儿的有秦王心腹,有魏嗣王爱将,他张仲坚就算最终大破突厥,也难逃一死!”

刻不容缓,郭孝恪不再废话,“侯洪涛、冯立为先锋,某来第二拨,侯君集殿后,即刻南下。”

“此战只需溃敌,无需追击,一直向南,一直向南!”

(本章完)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