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魏霸主> 第972章皇二代的教育迫在眉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2章皇二代的教育迫在眉睫(1 / 5)

第972章皇二代的教育迫在眉睫

其实在魏晋时期,儒家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所以基本上大部分名士都是玄、佛、儒三家兼修,可是偏偏孔抚是孔子二十四代孙,他的学问比较专一,对玄学和佛学基本上没有什么涉猎。颜约也皱起眉头。

只见孔抚哑口愣在当场,场面甚是尴尬。

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管子·君臣上》说:“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管子·任法》篇中说“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这个“道”是政治原则;

可是儒家的道呢?因为儒家的道是在历代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演化的,可以说是非常矛盾的。比如说是在基督教《旧约》中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可是孟子却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就是说得道者昌,失道者亡。事实上是这样吗?用现实的例子非常好解释。三国时期曹氏失德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可是曹氏的江山却有司马氏篡夺了。刘渊有德吗?答案是肯定的,也没有,可是刘渊却夺了天下,石虎那样的暴君都可以坐天下,这个事实就让儒家的道产生了矛盾。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北宋虽然宋微宗瞎搞,可是朝廷仍没有失民心,大部分百姓仍念着赵家的好,哪怕到了南宋末期,那些南宋百姓宁愿跳海殉国,也不愿忍辱偷生。更何况还有一个悲剧的例子,那就是冉闵,冉闵亡国,魏国军民自杀殉国,从而开启了中原亡社稷殉国的传统。

这同样和儒家的道解释相矛盾。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敬祖,重孝,难道让孔抚直接指出自己的祖宗错了吗?

所以这个时候,孔抚陷入了两难之地。就在这个时候,儒家后起之秀何承天却道:“衍圣公在上,小子不才,可以释道。”

孔抚大喜道:“承天何以释道!”

何承天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